相見之後,華延廷便將三人請到了自己府上。
華府有三套宅院,不算大也不算小;仆役有六七個,不算多也不算少。
華延廷已經娶了新夫人,但並沒有忘記舊妻,以及妻家當初對自己的照顧。
他的新妻子也是個知禮賢惠的人,原本也是民家女。華延廷的過去,她都知曉,此時見明家人來投,不但沒給任何臉色,還溫文安慰,令明宣義和錢小花倍感溫暖。
大夏的“副將”,並不是多大的官。
鎮守邊關的是大將軍,大將軍之下有將軍,而每一個將軍,都管理著許多的“副將”。
看起來官階也不小,但再細數,其之下能管的便隻有軍士與兵丁。說起來是承上啟下,其實就是軍官中具體幹累活的人。
常樂知道華延廷的權勢並不算多大,官階也隻是中級武官。若說是幫明家平反,絕無能力,但收留明宣義和錢小花,讓兩人有個好歸宿,他還能辦得到。
所以他不動聲色,也沒表明身份,隻稱自己是行商,來此地探查商機,並不會多留。
華延廷點了點頭:“多謝你一路照顧他們。我官階雖不高,但終也是官,若有什麼能幫得上忙的地方,盡管開口。”
“多謝將軍。”常樂點頭。
有常樂這外人在,許多話,華延廷不便開口。常樂知機要告退,華延廷自然挽留,同時著人為他在城中安排住處。
華夫人張羅著辦了一桌接風宴,席間明宣義幾度要聊家事,都被華延廷岔開。
常樂明白,他是怕明家之事被自己這個外人知曉,再生禍端。
明宣義也是飽讀詩書,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智慧不差,此時也隱約明白了姨丈的意思,腦筋一轉,也沒提此事。
他雖然已將家事說與常樂,常樂也將所犯之事告之於他,但卻不能對姨丈講。
錢小花在旅途之中處處作主,現在到了丈夫親人家中,便立刻閉口不言,一副賢惠溫婉,從夫良妻的樣子。
飯後,華延廷著人將常樂帶到了安排好的客棧,並告之店家,“蔣飛”在此一應花銷,都由華家來支付,不可向“蔣飛”本人討要。
華延廷是城中將領,店家自然懂得討好,因此對常樂照顧得就更殷勤了。
常樂明白華延廷的用心。
“蔣飛”終是外人,自然不能住在自己家;但“蔣飛”一路行來,與明宣義夫妻二人同甘共苦,又不能不管。
所以華延廷才有如此安排。
常樂覺得他安排得很得體。
入夜之前,明宣義來見他。常樂將他讓進屋,他還沒坐下,便先問:“蔣大哥,我知道你是為我們好。”
“怎麼?”常樂問。
“你背著官家的人命官司,我姨丈是官家人,若是知道了不報,便是隱瞞,便有罪。”明宣義說,“所以你才會說先前應付我們那些話。”
常樂笑笑,不置可否。
“若不是你,我和小花不可能這麼快入橙焰境。”明宣義說,“姨丈也是禦火者,他說他當初用了一年多時間,才由紅而橙。謝謝你。”
“客氣什麼。”常樂笑,“一路同行,也多虧你們照顧我。”
“那你今後怎麼打算?”明宣義問。
“我今日所言,倒並非隻是應付。”常樂說,“邊關地帶,物資終不如內地。那個荒草峽,一直以來都被當成險地,無人敢走,卻是我的機會。”
“你是想通過那裏,往來運輸物資?”明宣義問。
“正是。”常樂點頭。“如此,能多賺不少。等錢多了,花錢買通個把大官便不算什麼,到時也許便能銷了我的案。”
“那敢情好。”明宣義鬆了一口氣。
他來此,本是想和“蔣飛”商量其今後之事,若是“蔣飛”沒什麼主意,他便打算請姨丈幫忙。可他也知道,姨丈能收留他已經不錯,自己初來便讓姨丈幫別人,多少有些說不過去,為此心中很是不安。
但既然“蔣飛”已經有了主意,他便可輕鬆了。
常樂看著他的眼睛,隱約看透了他內心的變化,隻是笑笑。
和他又聊了一陣,將他送走後,常樂靜靜坐下,開始思量之後的計劃。
東林關是唯一通道,但這僅是對大隊人馬而言。
東林關兩邊皆是高山,似常樂這般境界的禦火者,輕易便可以翻越。到時他假裝回到內地,出了關後便翻山而過,自然輕易就可以到達玄國。
那之後呢?
他仔細盤算起來。
他在城中留了幾日,假裝是觀察著城中所需,期間偶爾去華府探望兩位朋友,實際則是看華延廷對這二人到底如何。
華延廷果然是個君子,將一套宅院騰了出來,給了小夫妻,還說等明年明宣義成年禮後,便幫二人成婚。小夫妻兩人心裏都極是高興,喜上眉梢。
常樂恭喜二人之後,徹底放心,便說已經知道此地缺少什麼,要回內地購置運來賣,隨後正式告辭。華延廷擺酒相送,小夫妻二人依依不舍,宴後雙雙將他送到城外,揮手作別。華延廷還要送常樂一匹馬,被常樂以不會騎為由婉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