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常樂,卻可借機恢複。
這樣的領域,卻正是他現在最為需要的。他不由一陣欣喜,靜靜地仔細感應著領域的力量。
若是再使出離亂斬殺紫焰,自己自然還會失去神火力量。
但隻要展開這文華領域,自己便可用最快的速度恢複。
他感應著領域之力,仔細地推算,算出身在領域之中,自己隻需要一日時間,便可以重新獲得神火之力,再度大展神威。
他一時興奮無比,欣喜若狂。
所以許久之後,他才突然注意到事情有些不對。
自己的領域範圍竟然有十裏之廣,這簡直匪夷所思。
要知道,青焰境文人初得文華領域,成為“文匠”,最強者也不過能生出一裏範圍的領域來,隻有到了藍焰境,成為藍焰“文豪”,才有可能將領域擴大至十裏範圍。
這一範圍,指的是領域的大小,而不是攻擊範圍。
青焰境的領域攻擊範圍,當是十丈,而藍焰境的攻擊範圍,則是五十丈。
常樂將五十丈方圓內的鳥獸皆困入了領域之中,正說明其攻擊範圍達到了五十丈之遠。
可這是藍焰境的攻擊範圍啊?
他愕然思索,將領域收了回來,然後再次放出,又是將五十丈方圓內的諸般生靈,一起帶入領域之中。
不是僥幸,不是巧合。
一切都說明,自己雖然是青焰之境,實則卻擁有了藍焰境的實力。
是神火連城帶來的奇跡,還是諸國聖地賜予自己的力量?
常樂想不明白,但卻因此而欣喜。
有了這樣的力量,行事便更方便了。
他坐在山頭,並沒有急著走,而是不住地收放著自己的文華領域,細細感應著它力量的變化,以及其擁有的種種神妙之能。
一連五日,他靜坐山頭不動,文華領域起伏收縮不定。
這可把近處的禽鳥走獸折騰了個夠嗆,一個個幾乎要精神錯亂,分不清何時是夢,何時是醒,哪裏是真,哪裏是假,許多都癱在地上,喘息不定,雙眼無神。
常樂看著它們,忍不住搖頭一笑:“辛苦你們了。我不再折騰你們,各自去吧。”
這些鳥獸如何聽得懂?仍是在那裏發著呆。
常樂收起了文華領域,開始想著如何為這領域命名。
按理來說,叫它“物化領域”再合適不過,因為莊周夢蝶這一篇文章,核心不是這被流傳千年的“夢蝶”故事,而是最後那一句的“物化”。前邊所講一切,都隻為說明“物化”之理。
但常樂卻嫌這名字不響亮,也不夠漂亮。
為何世人沒有記住莊子想說的“物化”之理,而隻記住了“莊周夢蝶”?
終是人總易被表象所惑,終是人隻喜欣賞那些浪漫美麗的故事,而往往不喜深思其理。
自己又何必非要堅持“本質”?畢竟自己不是科學家,也不是哲學家。
那就叫它“夢蝶領域”吧!
這名字多帶感!
聽著也高雅別致又華麗婉約有意境啊!
常樂情不自禁為自己點頭,突然又自嘲地一笑。
我終究還隻是一個好事的年輕人。
不過,胡鬧的青春,也總比沉穩的衰老要好。
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