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故鄉整整5年,我終於又回到了那個生我養我,令我無時無刻不在魂牽夢縈的邊陲小城。幾年不見,母親已明顯衰老。挺拔的腰肢已經微駝,滿頭烏黑的頭發似被霜打,唯有那雙眼神卻沒有變——略顯渾濁的眸子依舊閃著善良慈愛的光芒……入夜,母親執意讓長大成人的我像兒時那樣,和她同睡在一張板床上。我知道,這是她對母愛一種最直接、最近距離的表達方式。半夜,我忽被一陣劇烈的咳嗽聲吵醒:隻見母親把雙手墊在胸前俯臥在板床上,似睡非睡地一聲接一聲地咳嗽著……此情此景,令我心頭一陣發燙,母親這種特定的睡眠姿勢,我太熟悉太熟悉了,它陪伴我度過了從小學到初中,整整九年的漫長時光。

小時候我貪玩,不到月上中天是斷然不肯爬上板床的,所以,早晨總是睡過頭,上學遲到。就那時窘迫的家境而言,報時的鬧鍾是買不起的。每當由於上學遲到,班主任趕到家中“興師問罪”時,母親總會那樣真誠地作著檢討:“小孩兒上學遲到,是我這當媽的提醒不周,以後一準不了,一準不了!”此後,每當我後半夜從夢酣中一覺醒來,總會看見母親躺在被窩裏,兩眼注視著窗外的星空久久不敢入眠。我知道,她不敢入眠,是生怕兒子上學遲到啊!直到突然有一天早晨,母親由於長期失眠昏倒後被送進醫院,才被父親知道了內情——父親怒不可遏地向母親下了“禁令”。

母親出院後,已不再半夜無眠地熬到天明了,可我卻從來沒有遲到過。每天早晨母親都會準時地把我喊醒。我曾不止一次地問母親,為什麼會這麼準時?她總是笑而不言,直到後來我發現母親的睡眠已經換了個姿勢:把雙手壓在胸前俯臥入睡。準時奧妙是不是出在這裏?母親的這種睡姿一直陪伴了我從小學到初中整整九年。後來,考入高中,升上大學之後,我在學校住宿,可每每回家小住,發現母親依舊保持著這種深睡狀態。長此以往,在這種睡姿的幫助下,母親竟形成了一種條件反射,所以報時十分準確。當時,我隻覺得母親很智慧。

此次故鄉小住,再一次看到母親的這種睡姿。已經懂得知識、見過世麵的我,不禁淚眼婆娑。母親的獨特睡姿已經無法改變。這已經成了她的一種生活習慣。然而,這種經年累月的睡姿,已經對母親的身體健康帶來了極大的潛在危害,右肺已經不張,徹夜咳嗽不止。

母愛,是世界上最博大無私、最深厚沉重的一種愛。人世間,有什麼姿勢能比母愛的姿勢更情意綿綿,足以使她們的子女享用一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