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和景明,秋色宜人之季,雅單達會親自組織學生到野外郊遊。在那裏,他們能欣賞到大自然最傑出的美術作品。通過對植物的研究,學生們更加熱愛科學。到了夏季的傍晚,他們還會拿起炊火器具,在河邊支搭起帳篷。晚上睡在涼快的沙灘上數著天上的星星,觀察天體的變化,一起探討天空的奧秘。
這就是雅單達心中的迦南美地大學,這所大學已不再限於圍牆之內的校園,凡是他們所能看見和觸摸到的地方,都是他們學習和研究的對象。老師與學生之間充滿信任,沒有人因名次的虛榮而在考試中不擇手段地抄襲或是無節製地學習到深夜。他們都知道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自己,並努力糾正自己的錯誤,改掉曾經的不良習慣。超越自己,提升自己,成了他們學習的樂趣。在飲食上,學生們不會貪圖無益的煙酒和肉食,而是選擇清神健體的素食和水果;裝扮上,他們穿的大方得體,以自然為美,而不會穿著袒胸露背不合時宜的衣服,也不會把臉塗抹的跟猴屁股一決高下。因他們知道:生命勝於飲食,身體勝於衣裳。
在學校裏,學生們堅於本分,專心學習。到了假期,他們就到學校創辦的工廠裏勞動,已勤勞換得報酬,既減輕學費的負擔,有不知道浪費時間。
總之,在這裏一切的教育方式都是最出色的。學生不會因遇到空洞的哲學和無畏的猜測而傷透腦筋,也不會因死記硬背的無用公式和成詞爛調而乏味。教育之光如同明亮的晨星照耀著學生們的未來,改革家們不斷興起,閃爍著耀人的光芒,如同生命之水,直湧到死寂的罪惡潮流。
但想象終歸是想象,進入其中,一切都如夢般美好,可一旦走出來,你卻什麼都不是。即使這所夢中的大學再好,但它畢竟隻是夢。
現在,雅單達已是一個大人,他必須先放下那些兒童般可愛的幻想,到外麵的世界真實闖蕩一番。不隻是為了賺錢,更是要讓無悔的青春不致虛度。為了能與教育事業的關係靠的更近,雅單達希望自己能先開一家書店,讓最好的書在這裏以最低廉的價格出售。
書是人類精神最佳的營養品。沒有書,人的理性生命便將枯竭;可人又不能盡信於書,若是因為有了書,而使人停止的想象、創作,隻知道依賴和模仿,那倒不如沒有書了。所以雅單達設想要讓那些啟迪人自由思想,將人從沉睡的智慧中喚醒的書籍盡量多地擺放在自己的書店裏。
但這不是一件想想就能做成的事,要想開這樣的一家書店,雅單達必須先有大量的資金投入和心血付出。可看看家境,再看看*勞的父母。
不論處境如何困難,雅單達都要常試著為達到目標而不懈努力。他希望通過父母在當地的良好關係,能幫他先借到一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