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對心態的感悟(4)(2 / 3)

當時真正阻礙我的不在於我的訓練不夠或體能不足,單以我的體力來看,我很可能在幾個星期前就可以舉起500磅的重量。真正的原因在於我的意念。我知道我能舉起500磅是因為我已經做到了。

我不再懷疑我有能力舉起500磅的重量!

今日感悟

生活中有些困難看似難以解決,其實是自我的思想意識束縛了自己的能力。敞開心扉相信自己能行,你就能夠取得突破。

讓路不再漫長

有一位曾經因得罪領導而被調到離家較遠的郊區工作的受挫幹部,已年過半百,每天要騎兩小時自行車才能到單位,遇上刮風下雨情況就更不妙了。開始時他感到很懊喪,總想要求換個離家近點的單位。可是由於得罪了領導,他又不願開口向領導提要求。於是,他就采用了反向心理調節法,使自己的不快心理很快得到有效糾正。

過去,當他一大早騎著自行車趕路的時候,總是想到倒黴,越想倒黴越覺得這段路長。這是情緒影響了他對時間的知覺。現在他改變思索方向,倒過來想問題,他想:清晨騎自行車行駛在郊區的公路上,20多裏路,這是多好的鍛煉身體的機會!每天我是第一個出門的,看著田園風光,吸著清新的空氣,聽著小鳥的鳴叫聲,實在是一種難得的享受。這樣想來,他腳下這段路程顯得不那麼漫長了,心情也不感到單調了。反而感到十分愉快,到工作單位後精神抖擻地投入工作。

他深有體會地說:“痛苦是人們麵對困境逆境的一種感覺。其實,隻要你能正視現實主,並從中發現事情有利的一麵,就可以成功地引出積極心緒,使心理發生良性變化,痛苦就會被愉快所代替,哪怕是虛構的有利因素,也可以產生這樣的效果。”

今日感悟

人在痛苦和困境中,是最容易產生心理波動的。這時就需要你從積極的方麵去考慮問題和麵對生活,調動自己的積極情緒從而戰勝消極的思想。

張良撿鞋

漢代名臣張良年輕時,一次在過石橋時見一位老人把自己的草鞋丟進了湍急的河水之中,老人叫張良幫忙撿回,張良出於對老人的尊敬撿回了草鞋。可誰料,當他剛把鞋遞與老人時,老人卻又順手將鞋丟進了河裏,並再次讓張良去撿。於是,張良不厭其煩地撿草鞋。這樣,一連三次,最後張良的道德操行感動了老人,遂將聞名於世的《太公兵法》傳授給他。此後,張良輔佐劉邦,為他出謀劃策,最終一統天下。

今日感悟

正如耐心和容忍是成功所必備的德行,而一個人的美德就是從細微中體現出來的。每一個人的言談舉止都受心態的支配。

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礙

一個平凡的上班族麥克·英泰爾,37歲那年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放棄他薪水優厚的記者工作,把身上僅有的三美元捐給街角的流浪漢,隻帶了幹淨的內衣褲,從陽光明媚的加州出發,靠搭便車和陌生人的幫助,橫越美國。

他的目的地是美國東海岸北卡羅萊納州的恐怖角——這隻是他精神快崩潰時做的一個倉促決定。某個午後他忽然哭了,因為他問了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有人通知我今天死期到了,我會後悔嗎?答案竟是那麼的肯定。雖然他有好工作,有美麗的女友、親友和樂趣,但他發現自己這輩子從來沒有下過什麼賭注,平順的人生從沒有高峰或穀底:

他為自己懦弱的上半生而哭。

一念之間,他選擇了北卡羅萊納的恐怖角作為最終目的地,借以象征他征服生命中所有恐懼的決心。

他檢討自己,很誠實地為自己的恐懼開出一張清單:從小時候他就怕保姆、怕郵差、怕鳥、怕貓、怕蛇、怕蝙蝠、怕黑暗、怕大海、怕飛、怕城市、怕荒野、怕熱鬧又怕孤獨、怕失敗又怕成功、怕精神崩潰……他無所不怕,卻似乎“英勇”地當了記者。

這個懦弱的37歲男人上路前竟還接到老奶奶的紙條:“你一定會在路上被人欺負。”但他成功了,4000多英裏路,78頓餐,仰賴82個陌生人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