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對心態的感悟(4)(3 / 3)

沒有接受過任何金錢的饋贈,在雷雨交加中睡在潮濕的睡袋裏,也有幾個像公路分屍案的殺手或搶匪的家夥使他心驚膽戰;在遊民之家靠打工換取住宿;碰到過患有精神疾病的好心人,他終於來到恐怖角。

恐怖角到了,但恐怖角並不恐怖。原來“恐怖角”這個名稱,是由一位16世紀的探險家取的,本來叫“Cape faire”,被訛寫為“Cape Fear”。隻是一個失誤。

麥克·英泰爾終於明白:“這名字的不當,就像我自己的恐懼一樣。我現在明白自己一直害怕做錯事,我最大的恥辱不是恐懼死亡,而是恐懼生命。”

今日感悟

擁有堅定的信心和勇氣,是完成一件事情的關鍵。生活中的很多恐懼和擔心其實是由我們內心所想出來的,隻要你敢於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礙就是獲得了一份屬於自己的成功。

熟悉的地方無風景

一位到新加坡遊覽了兩個星期的外地朋友,在臨別晚宴上,談起新加坡的名勝,如數家珍。唐城、虎豹別墅、飛禽公園、植物園、中央公園、範克裏夫水族館、室利馬裏曼安興都府、光明山普覺禪寺、雙林寺、天福宮、鱷魚園、動物園、聖淘沙、烏敏島、聖約翰島、龜嶼、晚晴圓,和平紀念碑,等等,都印上了他清晰的足跡。

在新加坡生活多年的老李在一旁靜靜地聽著,越聽越慚愧。

朋友眉飛色舞地描繪著的好些名勝,尋幽探密的好些島嶼,都是老李足跡未及的。

不是全然缺乏尋訪探究的好奇心,隻是因為這些名勝地都近在咫尺,就像是握在掌心裏的東西一樣的安全牢靠。心裏老想:又飛不掉,急什麼嘛!這樣無意識地一日拖一日,一年拖一年。最最糟糕的是:不去、不看,心裏居然也沒有任何遺憾的感覺。

一位女作家精辟地指出:

“人對於自己初來乍到的城市都有一種尋訪探究的濃厚興趣,而對自己生活其中幾年幾十年的地方卻常常無意中薄視並怠慢了,所以有人寫詩說:熟悉的地方無風景。”

這是一種薄視和怠慢。正如身在廬山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因置身於廬山中的人對於氣勢磅礴的廬山心存怠慢一樣。

今日感悟

錯過的風景可以再來,但是錯過自己身邊的機會,將不會再有。珍惜自己身邊的一切吧,那將是你一生的財富。

不為人知的美麗景色

挪威有一位叫威廉姆斯的探險家,從20歲開始環球旅行。40年後,幾乎走遍了世界上所有著名的荒原、全叢林和深山峽穀。

1982年,在結束南非裂穀帶的探險後,記者曾問他有何感想。他說:“我始終有兩大遺憾:一是為世人遺憾,地球上有那麼多瑰麗的景色,世人竟不得一睹;二是為景色遺憾,它們那麼壯觀美麗,而不為世人所知。”

1991年,他到新西蘭的斯奈爾斯島,這次旅行徹底改變了他的這種心態。

斯奈爾斯是新西蘭南部的一個小島,麵積很小,由於遠離新西蘭本土,終年人跡罕至。威廉姆斯踏上這座小島,發現這裏竟生長著成片的公爵蘭。這種蘭花,花姿奇秀、香味馥鬱,在挪威乃至整個歐洲都被列為群芳之冠。看到這些蘭花,他想,這些名貴珍稀的花卉如果在歐洲早就被嗬護著去裝點總統套房了。可是在這兒它們卻寂寞地生長著,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都無人知曉。

正當惋惜之情再一次從心底升起時,不經意間,他發現在一個小山崖上有一窩野蜂,它們正忙碌著,把蘭花上的花粉和蜜帶回蜂巢。威廉姆斯看著眼前的一切,十幾年的迷惑好像一下子被解開了。他在當天的旅行日記中這樣寫道:這一片公爵蘭,有這一窩野蜂不就夠了嗎?有什麼可遺憾的呢?世界上奇絕的景色,有一兩個探險家走近過、目睹過,不也就行了嗎?

今日感悟

世界有太多美好的事物都是不被人所知的,但是他們還是依然如故的存在,並不因為沒有人賞識而消失。所以當你的才華暫時不為眾人所知,也不要苦悶,因為隻要有人賞識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