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在清華學創業(1)(3 / 3)

選擇好你的事業

創業者很多,但失敗者也很多,那麼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可能有很多種,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初沒有選擇好自己的事業。

事業的成敗與自己的所長是有很大關係的。我們應當對自己的能力,認真分析一下。

準確評估自己的能力,收集必要的信息

實現人生目標和理想最為重要的,當然是自己的能力。一個人的能力,好比一個國家的國情。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個人,在製度發展目標的時候,必須從自己的實際能力出發,認清實現目標的基礎,分析這樣的基礎目前是否已經具備,預測目標與基礎有多大的距離,憑自己的能力能否消除這種距離。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我們不妨先從國家的發展目標說起。眾所周知,我國經曆過長斯的左傾冒進的時期,當時沒有從自身的國情出發,在國民經濟基礎相當薄弱的時候,就提出“趕英超美”的號,提出“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的目標,結果,不令目標沒有如願以償,而且犯了左傾冒進的錯誤,事與願違,阻礙了國民經濟的正常發展。這一錯誤的根源,就是在思想方法上缺乏實事求是的精神,沒有充分認清本國的國情。

一個國家是這樣,小到一個個人也是這樣。製定了個人成功的目標,必須先認識自己的能力。

能力是一個外延十分寬廣的概念。在現代社會不外包括掌握知識的能力,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吃苦耐勞的能力等等;其中還包括自己的既然有實力,包括擁有的知識水平,人際關係如何,身體素質、家庭環境、財力裝況等。認識自己是非常困難的,甚至有人指出,人生最大的難題莫過於:知道你自己!而要獲得成功就必須要正確認識自己,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每個人都具有特殊才能。既然如此,每個人應該在各方麵都能盡量靈活運用自己的這項特殊才能。事實上,偏偏有很多人以為自己所具有的這項才能,隻要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小玩意兒”,根本不曾妄想過利用過項“小玩意兒”來提高身價。正因為我們怠於思考自己所擁有的才能,所以也懶得活用上天賜予的最佳禮物。然而,有很大一部分的人的成功都是因為重視了這些不起眼的“小玩意”。

下麵是某廣告公司總經理當年初入廣告界的經過:

在20歲以前,這位總經理渴望成為一名質量。在學校時,他就很努力地充實自己有關這方麵的知識。有一天,他想賣掉手邊的一架唱機和唱片,於是選出了幾位對這方麵有興趣的朋友,分別寫信問他們,看誰願意買。其中一位朋友看了信之後非常願意購買。於,立刻回信,在這封回函裏,這位朋友不斷地誇讚他文筆流暢,頗具說服力。因此便建議他,既然寫出麼有魅力的推銷信函,為什麼不投入廣告從事撰寫廣告的工作呢?

朋友的這封信,就像一粒小石頭丟入水中,激起了陣陣漣漣一樣,“投入廣告界立誌做個出色的廣告人!”就此整日盤旋在他腦中,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他立誌要在廣告一展身手時,事實上,他便已經成功了。

人生實在是奇妙,不管我們是怎麼地認定自己,哪怕那種信定是不好的或有害的,最終我們的人生必然會跟著那種認定走。

客觀地認識你自己這當然是困難的,然而作為一個想正正經經做一番事業的人,對自己先要有個正確的認識,難道不應當是一個起碼的要求嗎?在認識到自己長處的這個前提下,如果你有揚長避短,認準目標,抓緊時間把一件工作或一門學差別刻苦地認真地做下去,久而久之,自然會結出豐碩的成果。

即使那些看起來很笨的人,也許在某些特定的方麵有傑出的人才。中國古代有個叫阿留的人,各方麵都很無能,但在繪畫方麵是個天才;陳景潤當不好數學教師,卻可以進攻世界世界難題;柯南道爾作為醫生並不著名,寫小說卻名揚天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都有自己的特定的天賦與素質,如果你選對了符合自己特長的努力目標,就能夠成功,如果你沒有選對符合自己特長的努力目標,就多少會自己埋沒自己。

科學的門類不同,需要的素質與才能與不同。比如:做一個傑出的臨床醫生,必須具有很好的記憶力,研究理論物理學,抽象思維能力不可少;一個數學家沒有必要一定具備實踐操作、設計和做實驗的能力,雖然這種能力對一個化學研究者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而天文學主要是一門觀察科學,需要很好的觀察能力,濃厚的興趣和長久細致進行觀察的毅力。人的興趣、才能、素質也是不同的。如果你不了解這一點,沒有能把自己的所長利用起來,好你可能會消沉埋沒自己,永遠不會有大的成就。

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