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想獲得成功,不僅須發現機遇,抓住機遇,還須全力以赴,用好機遇。
(一)珍惜機遇緊抓不放
機遇的得到,並非易事。在這不太多的機會中,有時不發現不了。我們所能發現的就更少了。既然發現了,我們就應珍惜它。不能在機遇到來之前,竭盡全力,絞盡腦汁,勇於拚搏,從不懈怠。一旦機遇到手,就沾沾自喜,以為萬事大吉,放棄努力。如此,可能導致前功盡棄。在這方麵失敗的實例很多,其教訓值得我們注意。
(二)分析機遇找到最佳發展途徑
抓住機遇後,還要分析和認識機遇所提供的有利條件,並與自身的發展需求有機結合起來,統籌謀劃,製定出可行的實施計劃和落實措施。
機遇提供給人們的外在有利條件是多方麵的。有技術的,有環境的,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有些是短時起作用的,也有長期起作用的;有些可能直接產生作用,有些則要經過配套才能發揮作用等等。我們必須進行具體分析,把可利用條件的性質、程度、方式以及存在的不利因素和風險搞清楚,做到心中有數,以便趨利避害,恰當運用。
如果機遇能夠符合自己的特點,那麼,抓住機遇的人,就能夠熱愛它,利用它,創造出人間奇跡。
所以,在捕捉機遇階段,人們的目光主要是盯向外部,而在抓住機遇後,眼睛就應轉向內部,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專業領域,將機遇提供的啟迪、思路和有利條件,引申開來,結合自身特點找到最佳發展途徑,利用機遇促進自身的發展。
(三)努力拚搏用好機遇
機遇對於一個人而言,僅是提供一個機會。能否利用這個機會,創出一番事業,取決於你的努力程度。世界上沒有一個成功者,是沒有經過努力而得到的,這是一個客觀現實。麵對機遇的到來,如果不敢選擇,不敢嚐試,那不是一個勇者,一旦機會選定了,如果怕困難,不願為之奮鬥,那也不可能成為一個成功者。
所以,我們在抓住機遇後,是否努力奮鬥,敢於拚搏,是事業成功的關鍵。
行動起來,開創自己的事業
“學我者生,我者死”這句話不唯用在藝術上。在創業上也是如此,走別人走過的路是不容易成功的。你可以向別人學習,但你必須走自己的路。你需要有個性,這樣你才能開創自己獨特的事業。
創業者的個性
“創業投資”、“風險投資”,這是1998~1999年在中國大地尤其是在北京最為火爆的字眼兒。在中國大地上到處彌漫著這樣一咱信息:“創業的春天已經到來了!”
首先是得海外風氣之先的一批留學海外學子紛紛回國創業,給中國商場帶來一道亮麗的風景。“搜狐”這個名字幾年前還無人知曉,現在卻是成千上萬人關注的目標。搜狐總裁張朝陽博士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得了物理學博士,放棄了搞科學研究拿諾貝爾獎的初衷,毅然回國,在短短兩年之內,將“搜狐”辦成了廣為人知的著名網站。緊跟著張朝陽的是一批批學成歸來的博士、碩士,他們除了聰慧的大腦、令人羨慕的學習經曆外,可以說得上一無所有,沒有資金,沒有企業經營管理的經驗。但他們有著敏悅的眼光,有著火一般創業的熱情,有著勇往直前,不懼失敗的執著,也有著從頭開始、從小處做起的耐心與決心。他們從海外學來了一套比較成熟的運作機製,並使它在中國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根發芽。在麵臨中國特殊國情帶來的特殊問題時,他們用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新的做事方式,給眾多的商界人士逞來了全新的啟迪。
沒有個性,就沒有創造性。沒有個性的創業者,就很難創出有前景的事業。因而創業者首先要審視自己一番,看看自己究竟有沒有特別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