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人激動而興奮、躍躍欲試的人,通常有一種很強的不同旁人的感覺。用激將法去滿足他們的虛榮心,他們肯定會做那些膽大妄為的事情,以顯示身份。事實證明,激將法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能奏效,因為每個人都不會心甘情願地服輸。
用激將法去使用人,隻要是屬於正當的一類,差不多每個人都會自覺與不自覺地上鉤的。但是,如果我們讓他們赤手空拳地與頑強的獅子搏鬥,他們肯定不會去幹。為什麼呢?這就叫做審時度勢、因人而異。因為赤手空拳的人決不是獅子的對手。
另外,我們要表明的是:凡確定那個人不能做或者他根本不願做的事情,即使用激將法也是徒然。反過來,別人認為輕而易舉且一定能做的小事,即使你不去激他,他也會自動去做。如果他唯恐不如人,並且與大多數人一樣,認為自己去做未必成功,在這種情形之下,激將法往往會奏效。
總統羅斯福,這位大政治家便是受過激將法的人。
這位“英雄”剛從古巴回來,就被委任為紐約市市長。這一任命是政治巨頭勃拉特下達的。他的意圖是讓這位大膽的騎士參政,讓他為以後登上國會議會的舞台作準備。可是,羅斯福馬上遇到了難題,他的對手知道他做海軍部長秘書時,在紐約拒不納稅,並以此大加瀉染,指責羅斯福是不合格的居民。
在這吃緊的關頭,羅斯福坐立不安,表現出從未有過的驚慌。他向勃拉特說:“我不能留在此地苦鬥了,我想退出政治舞台。”
勃拉特一麵讓羅斯福信任他,相信他會幫助他渡過難關;另一方麵使出巧妙的手段。勃拉特對羅斯福說:“幹脆點說吧!此刻的你不是英雄,而是懦夫!”受激後的羅斯福憤憤地說:“我決不是個懦夫!我是騎士,是英雄!”
勃拉特獲勝了。經過幾番努力與奮鬥,羅斯福得到了一些著名律師的救援,正式成為紐約市市長。
勃拉特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了解羅斯福的性情。至於羅斯福的勇敢不屈,也並非像那些愚蠢的人一樣,更不是一種裝模作樣,那是他功成名就的必經之路。
當時的羅斯福簡直像個無畏的小孩,曾經很勇敢地向“饑餓”與“膽怯”作鬥爭,他也曾想法去戰勝這突如其來的恐懼。不過,雖然那時他的處境不佳,但他知道應當勇敢的地方,決不能有半點的疑慮與懦弱。也正是因為如此,勃拉特激將法對羅斯福在關鍵的時刻起了作用。這個故事很能說明問題,越是不愛服輸的人,激將法對他就越行之有效。
像這類事件,在生活中是免不了的。一個人在霜一階段的情形究竟如何,這是誰也無法預先說清的。但是無論是何種人,是領袖,還是平民百姓,是大學者,還是一般職員,總有不如人的感覺,在這種時刻他們都想急於將自己的身分表露出來,以掩飾自己的恐懼與虛榮。不過,我們所要了解的是:
那個人的虛榮心的性質怎樣?其程度的深淺如何?
了解了這些,才能運用不同的策略去激將他、幫助他或製勝他。
有許多人常常苦於自己的意見不被重視,其實仔細找一找原因,原來要本在於自己沒有明了“怎樣讓人采納自己意見的良策”。如果對方是一個目光炯炯思想保守的家夥,我們要向他提建議,就得先思索一下,我們向他貢獻意見的方法錯了沒有。
凡是領袖人物,都明白要別人采納自己的主意,通常是得不到任何報酬的,而且當時也沒什麼愉快可言,而以後得到的亦隻是一種能力——駕馭人的能力。但有才幹的人常常情願犧牲自己的虛榮心,而求得自己的主張被采納並付諸實施。他們所高興的,隻是看到自己的主意受到信任、采納和實施,而不在乎以誰的名義發表、實施。
讓我們再來講一個故事,著名工程師惠爾如何折服一個剛愎的工頭。有一次,惠爾想在其負責的工段更換一個新式的指數表,但他想那個工頭必定要反對的,於是惠爾就略施小計了。據他自己說:“我去找他,腑下夾著一隻新式指數表,手裏拿著一些征求他意見的文件。當我們討論這些文件之時,我把那隻指數表從左腑換到右腑地移動了好幾次,終於他開了:‘你拿的是什麼?’‘哦,你看它做什麼?你們部裏又不用這個’。我裝作要走的樣子。‘但我很想看一看。’他堅持道。於是我裝作很勉強的樣子將那指數表遞給他,當他審視的時候,我就隨便地、但非常詳細地把這的東西的效用說給他聽。他終於喊起來:‘我們部裏用不到這東西嗎?天哪,這正是我早就想要的東西!’”惠爾故意這樣采用激將法,欲擒故縱,結果很巧妙地達到了目的。
巧妙暗示法
“巧妙暗示法”是一種非常實用的良策。因為人總喜歡以最大熱情去表現自己的思想,所以要使別人樂意采納你的意見,最佳的方法,便是讓他們自信這是他自己的創作,而不是受人“指使”。用這個方法來麵對無論是我們的上司還是下屬,都能保護到他們的自尊心,使他們感覺到自己重要,並努力朝你希望達到的目標努力。
著名管理學家泰勒對待他的夥計們,也是運用這個方法,使夥計們以為他逐步灌輸給他們的那些思想,都是他們自己的創見。據他的一位同事惠爾說:“泰勒很懂得他的真正目的並不在於要爭取名譽,而在於要把工作做好。然而這一策略不但使他的任務完成得事半功倍,而且還給他贏得善於用人的好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