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第三天,歐拉才終於得出了精確的數字。眼前的數字,放射出金子一樣的光芒,令歐拉感到有些眩暈。

他沉浸在無比的興奮和激動之中。但僅僅一會兒,光芒開始慢慢變得模糊起來了,最後竟完全消失。這一短暫的光芒,成了歐拉用眼看到的最後一片光明。

就這樣,歐拉的右眼失明了。醫生說:這是過度勞累和緊張的結果。

歐拉右眼累瞎之後,絲毫沒有因為這巨大的不幸減弱他的工作熱情,他依然忘我地進行他的研究工作。

在聖彼得堡的14年中,無論在失明之前還是在失明之後,歐拉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活力和創造力。通過不懈地探索鑽研。歐拉在這一時期解決了費爾馬數、哥尼斯堡七橋、凸多麵體係性數及一些天文學上的計算問題,成為當時科學界一顆耀眼的明星。

1741年,歐拉接受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的邀請,從聖彼得堡來到柏林科學院擔任數學研究所所長。年富力強的歐拉,經驗更加豐富,考慮問題更加成熟,對人生的認識也更加深刻。一眼失明並沒有把他推進失望和消沉的深淵,相反更讓他感到了生命的可貴。他在柏林度過了勤勉奮發、夙興夜寐的25年。在這25年中,他研究解決了數論、幾何、三角、代數、微積分、無窮極數、微分方程等幾乎包括數學所有分支的問題,創立了變分法,出版了《微分學原理》、《積分學原理》、《力學或運動學的分析》、《無窮小分析引論》等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這些著作,因為它們的開拓性、創造性,而在歐洲數壇上大放異彩。另外,歐拉還在力學、物理學、天文學以及建築學方麵,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眾所周知的數學王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也與歐拉有著直接的關係。它是1774年哥德巴赫在與歐拉交換信函時提出的,而且歐拉還對“猜想”進行過一番研究。有所得必有所失,做任何事情都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歐拉的繼續“過度勞累和緊張”,又需要他付出代價了。

59歲那年,歐拉的左眼開始隻能依稀看到前方不遠的東西。對於歐拉來說,事態的發展是很容易預料到的。他抓緊最後的時間,在大黑板上奮筆疾書,他發現公式以及種種引證計算,讓學生和助手們抄錄下來,然後根據他的口授內容寫成論文。就在這年,歐拉再次接受聖學院的誠聘,來到俄國。

命運就是這樣的讓人難以預料。不久,又是在聖彼得堡,歐拉的左眼也完全失明了。

“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將怎樣在黑沉沉的世界裏度過風燭殘年呢?”人們不禁為歐拉感到擔心。

但歐拉有真正的科學家的奮鬥目標作為他的精神支柱,有事業心、責任感、使命感給他提供戰勝一切艱難困苦的無窮力量。他的世界不會是黑沉沉的,因為他的腦海依然清晰,數學、符號、公式、原理、圖形組成一個光明的世界。他後麵的歲月不會是風燭殘年,因為他還要一如既往地勤奮鑽研、刻苦工作,奏響生命的最強音。

他憑著良好的記憶,將一切儲藏在腦海裏,然後計算、思考、論證、研究,他摸索著書寫,或是口述出來讓他人記錄,於是,一篇篇論文、一本本著作又誕生了。

他的生命不止,他的奮鬥不息。

歐拉是靠腦袋來工作的,漫漫長夜,正是歐拉探索研究需要的環境,雖然不免單調、不免孤寂、不免艱苦。

在這漫漫長夜中歐拉克服重重困難,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精力和高昂的鬥誌,做著明眼人難以做到的事情,直到生命終止。

歐拉在最後的17年間,有幾部著作接連出版,有近400篇論文相繼發表,解決了科學史上的不少難題,其中包括曾使牛頓頗感頭痛的“月離”問題。命運向歐拉屈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