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否有一刻,你想過另一種人生?
一天,你走在街上,心情糟透了,忽然之間,你很希望自己過的是另一種人生。
那將會是怎樣的呢?
做另外一些工作,在另外一個圈子,擁有另外一群朋友;同時,也談另一段戀愛。
另一種人生,也許不會比現在快樂。然而,有那麼一刻,我很想知道,我的另一種人生會是什麼光景。
想過另一種人生,並不是厭倦了現在的生活,而是領悟了人生的短暫。既然那麼短暫,隻是過一種人生,會不會很乏味呢?一生隻有一個身份,好像也太沉悶了。
我們害怕的,或許是千篇一律的日子。
千篇一律的日子是最安全的,也最枯燥。換了另外一個身份,是很刺激的,卻也是危險的。想要另一種人生,也許永遠隻是想想罷了。
人們一說快樂大多是同樣的看法,相同的回答差不多!都是:“享受生活啊。”不同的是他們有各自的快樂理由……
看那個老太太,已老得不能自如走路,還堅持在公園的台階上,一級一級地往上蹭。她臉上陽光燦爛:“這是我每天最快樂的事啊。”有位女白領,整天忙碌在辦公室,無非打印個文件,收收發發,很是瑣碎,往身後一看什麼都沒有留下。可一到休息日,她就閑得憂鬱,叨叨說:“工作能使我快樂。”
一個操勞一輩子的母親,不穿金,不戴銀,每日辛勞不輟,笑嗬嗬回答兒女們:“全家平平安安的,比什麼都讓我快樂。”
下崗女工說:“誰能給我一份工作,我就快樂死了。”
小保姆說:“主人家信任我,不見外,我就覺得快樂。”
小女生說:“哎呀呀,星期天早上能讓我睡夠了,最快樂!”
一位有名的精神科心理醫師每天要看許多病人,並且要很有耐心地傾聽病人述說心中的憂鬱和焦慮。他每天所接觸的都是一張張愁眉苦臉,所以被那些不快樂的情緒感染得也很不快樂,日子一久,他覺得心中的壓力非常大。為了平衡自己的情緒、緩解壓力,他時常去看喜劇,而且專門挑喜劇節目讓自己開懷大笑一番。
有一天,心理醫師的病人又是一個接一個,他正低頭在一位病人的病曆卡上記錄診斷結果,卻聽到一個很熟悉的聲音說:“醫師,我很不快樂,生活中沒有什麼能夠讓我開心的事情,活著實在是沒有什麼意義,我真想死。”
心理醫師抬頭一看,卻看到一張熟悉的麵孔,他居然是讓自己捧腹大笑的喜劇演員。
這樣的巧遇,心理醫師不禁啞然失笑。他低頭想了一下說:“這樣吧!你我交換,我當一天喜劇演員,你當一天心理醫生,怎麼樣?”
喜劇演員原本以為醫師在開玩笑,但是看他一臉認真的表情,又不像是開玩笑,於是考慮片刻,接受了這個建議。
喜劇演員扮演了一天“代理醫師”,除開藥方由在幕後的真醫師開列之外,他有模有樣地詢問病人的病情,並且努力開導病人要尋找一個正確的人生方向。
心理醫師在喜劇演員的教導之下,也演了一出喜劇。
他忘卻了自己的醫師身份,在舞台上裝瘋賣傻,惹得觀眾捧腹大笑。心理醫師站在舞台之上,看到台下有這麼多的笑臉,他的心情也好極了。
之後兩人又恢複各自的身份。有一天,喜劇演員又掛號來看心理醫師。
“醫師,我找到了平衡點,現在我知道了,其實我的工作非常有意義,我的每一個喜劇動作所引起的每個笑容是我的成就。我不想死了,因為我的存在可以幫助那麼多不快樂的人,讓他們獲得生活上的平衡。”喜劇演員容光煥發地說。
心理醫師微笑著點了點頭說:“是啊!我也要謝謝你讓我有機會知道,我也有能力製造許多的笑臉。”
從此以後,當病人坐在候診室等候看病時,都能聽到由心理醫師的診療室中所傳出來的幽默話語和病人的哈哈大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