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金玉之爭 第121章:基督之謎(1 / 2)

“嗬嗬,你知道得還真詳細。”陸判笑著說道,

“其實,這很好理解,為什麼我說基督是真實的呢?你應該知道,在上古時期,也就是我主顓頊帝掌權時期,當時都是政教合一的,最高統治者也是天下教主,當然要負責創立宗教文化、派人傳教的工作。所以,黃帝,顓頊,少昊,帝嚳,都被人民稱為帝,上帝,你明白麼?”

“嗯,我知道。”

“當時,我主顓頊帝手下有才子八人,專門去往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傳教,而去往西方有邰氏一族傳教的,正是子都。”

“子都?”師慕澤愣了,這個名字怎麼聽起來這麼熟悉。

“你當然應該覺得熟悉了,你難道沒發現子都和基督音讀起來很接近麼?而且,子都就是有德行的美男子,因為他們是代表顓頊帝的形象去各地傳教的,不像我,長得醜,隻能來修這地獄了。”

“嗬嗬,你接著說。”師慕澤很習慣聽陸判吐槽自己的形象了。

“子都其實還有一個名字,叫叔得。因為“叔得”之“叔”古讀為“基”,“得”也讀“督”:“叔得”也就是基督。”

“啊,我明白了,西方就是把基督奉為新教的創始人,並且認為基督是一位“有德行的美男子”,這就是和“子都”的內容也是一致的。”師慕澤驚叫道。然後,師慕澤又想了想,還是有很多疑問,於是,慕澤就問道,“既然是宗教,那最明顯的證據就是教義。我對聖經倒是蠻精通的,我說聖經的教義,然後你給我答疑解惑,可好?”

“沒問題。”陸判說道。

《聖經》說:第七日,上帝造物的工完畢,就安息了。

《周易》也神秘地說:七日來複,天行也。

《聖經》說:伊甸園裏有四條河,流出珍珠瑪瑙。

《淮南子》上說:天下有四水,凡此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藥,以潤萬物。

《聖經》說:伊甸園中有生命樹和智慧樹。

《山海經》上說:當初有不死樹和聖樹,聖樹又叫睿木,“食之令人聖智也”。

《聖經》說:人類始祖被背叛天使首領撒但(進入蛇身)貪吃了智慧樹上的果子,被上帝趕出伊甸園,並有基路伯和火焰之劍,阻斷了人神通路。

《尚書》和《國語》上說:人犯了罪,上帝命令重黎堵絕天路,上下不相來往。

回答完這一句之後,陸判還笑了笑,說道:“我就是黎。”

《聖經》說:後來地上充滿罪惡,上帝用大洪水衝刷了大地。

《淮南子》《路史》《國語》上都說:共工為始作亂,震滔洪水,禍害天下,天柱折,地維絕,水潦塵埃歸。

“天哪。”師慕澤撓撓頭說道,“我信你了,基督就是子都,基督教的教義和東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可是我怎麼也不敢相信,顓頊帝竟然是他們的信仰。”

“哈哈。”陸判笑著說道,“那主要是你腦海中原有的形象太根深蒂固了,其實,這很好理解,因為耶穌,就是顓頊。”

“這……,這不可能!”師慕澤叫道,“你就唬我吧,顓頊帝比耶穌足足大了兩三千歲呢。”

“我的意思不是說耶穌就等於是顓頊帝,而是如果顓頊帝的話,就不會有耶穌這個人物形象產生。”陸判解釋道,“你看啊,耶穌說上帝身旁有天使衛隊,那不就是顓頊帝手下的羽人軍團嘛。顓頊帝也就是出生在西北地帶,這和猶太人來源之地是一致的,他們描寫的上帝形象其實就是顓頊帝的事跡,還有,難道你沒有發現麼,基督教為了神話耶穌,直接照辦了顓頊帝的形象。”

“怎麼照搬了?我可看不出來顓頊帝和耶穌有什麼共同點。”師慕澤說道。

“語言是考古的活化石。從古代語言學的角度看,顓頊和耶穌其實是同一個名字。一方麵,根據古漢語中“四通”之法,“顓頊”又讀作“瑞須”;而“書”、“穌”也讀作“須”;所以“顓頊”又可讀作“瑞穌”。另一方麵,“耶穌”在古希臘文中為Jesous,翻譯成漢語為“約書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