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丘吉爾果斷下令撤退,於5月26日全國組織870餘艘各種類型的艦船雲集敦刻爾克協助英法聯軍撤退。其中有巡洋艦、驅逐艦,有皇家豪華遊艇和垃圾船,還有各種帆船、劃艇等。從5月27日起,經過9晝夜的苦戰,將33.8萬名盟國部隊運過海峽,撤入英國。擔任掩護任務的4萬名法國士兵未及撤退當了俘虜。英法聯軍的約700輛坦克、2400門大炮和13萬輛汽車等軍械輜重都留給了德軍。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敦刻爾克撤退”。
“敦刻爾克撤退”是成功的,它保存了盟軍僅有的生力軍,許多法國飛行員及時彌補了隨後的英德空戰中英軍飛行員數量的不足,與英國人民攜手抗擊德軍。在1944年6月開辟第二戰場時,這30餘萬盟軍士兵又成為諾曼底登陸的主力,為扭轉戰局做出了貢獻。難怪丘吉爾在撤退成功後便說:“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海灘上戰鬥,在農田和街道上戰鬥,我們決不投降。我相信今天敦刻爾克的成功撤退,將是明天勝利的開始。”“智謀小結”
“敦刻爾克大撤退”不但不是失敗,而且是一種戰略上的勝利。它有效地保存了盟軍的有生力量,為以後扭轉戰局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三十六計,走為上”說的就是這種在無法取勝的情況下,暫時脫身以保實力的大智謀。“兵法妙用”以退為進,製造戰機
商場如戰場,因此在現代商戰中,不可一味攻擊,必要時應采取主動撤退的方法。
日本大榮公司中內功素以攻擊見長,但是,若有必要撤退,他仍會果敢地去做。
1976年11月,大榮銷售一種普通型13型彩色電視機,售價大大低於日立銷售的同型彩色電視機。大榮這種超低的價格,使家電業者蒙受極大的打擊,顯然地,它嚴重地破壞了家電的價格水平。
然而,這種電視機並不是大榮自己所生產的,而是委托王冠公司製造的。
這是項秘密,如果讓其他經商者知道,他們可能會聯合起來,采取抑製行動。
但是,紙包不住火,這個秘密不知怎麼就走漏了風聲,王冠受到其他經商者的威脅,拒絕向其提供零件,而無法繼續生產電視機,王冠隻好屈服,要求大榮公司提高售價,按照市場上的售價來銷售。
大榮本意是要以市麵一般價格,提供給消費者較低的價格,當然無法接受廠商的要求。
但是,中內知道王冠的苦衷之後,權衡得失後,毅然決然地撤回原來的做法,接受了王冠的要求。
另一位擅權衡利害關係的是堤義明。
1965年,日本地價正是隆盛的時機,一向以購買不動產為主的西武集團卻突然停止收購,令許多人議論紛紛。
堤義明此舉是有其道理的,因為他獲得情報,政府不會放任地價狂漲,一定會采取抑製行動,如果貪圖一時的利益,將來就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後來事實證明,他的這個決定是正確的。
當時,一些大企業、大公司眼看地價不斷狂漲,紛紛加入戰場,就連一些中小企業也都生怕趕不上這趟列車。
結果這些商戰者全部掉到無底深淵,有的倒閉,有的則被龐大的負擔壓得喘不過氣來。
堤義明從保齡球界的撤退,也是迅速而徹底的。
將保齡球這種娛樂引入日本的是堤義明,並以品川為中心,設立第一個一連串大規模的保齡球中心。後來此種娛樂形成一股潮流,後進的團體便爭先恐後地加入,紛紛設立保齡球場,此時,堤義明卻下令收場,連建築物都拆了。
一般員工都認為:現在才是賺錢的開始。然而,堤義明已預見其將來競爭的激烈,勢必造成經營困難,不如趁早抽腿。
由此可見,權衡得失,選擇進退見機行事,從而在商戰中擊敗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