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又見少年(1 / 2)

第二天起來吃過早點,魯先生說他和誌欣想去錢塘城裏最繁華的慶春街遊玩,中午順便去著名的望江樓裏品嚐江南名菜,問含劍要不要同去。含劍聽到名菜美食不禁砰然心動,但想到昨晚的打算,忍痛推辭,說道自己要獨自遊玩一番。

西湖在這裏被稱為“西山湖”,可能是因為湖邊有一座山的緣故吧。問明了西山湖的方向,含劍雇了輛驢車就往那裏去。

到了西山湖,遊人果然不少,令含劍驚訝的是,湖中還是有一條長長的堤貫穿南北,堤上柳枝蕩漾,綠影生波,行人緩步漫走,好一幅美景!

含劍信步走到那堤的一端,見那裏樹了一個石碑,最上麵三個大字:“楊公堤”,下麵幾行小字,敘述這個堤的由來:

“神州曆三百廿五年,楊興公出任錢塘府尹,越明年,公疏浚西山湖,以所得葑泥築為堤,架通南北,中有六橋,後人紀念楊公,稱此堤為楊公堤,又有“六橋煙柳”之美名,為西山湖十景之首。”

這和記憶中那個世界的蘇堤由來何其相似!

含劍驚訝之餘,感慨世間之事,自有其規律,西湖素來容易淤積泥沙,需要經常疏浚,這個世界既然沒有了蘇東坡,就由楊興來完成這件事,一飲一啄,猶如前定。

含劍不再掛懷蘇堤還是楊公堤,放眼望去,隻見西湖比記憶之中少了些人文勝景,多了些自然靈秀,同樣宜人,同樣秀美。踏步楊公堤上,綠影婆娑,油然升起一種異樣的感覺,又像舊地重遊,又覺得從未來過此地。

心神搖曳間逛遍了半個西山湖,已經到了日中時分,含劍在湖邊找了個清靜雅致的酒家,點了幾個小菜,坐在窗前,取出那瓶百糧醇,自飲自酌。

酒店裏人漸漸多了起來,忽然間,含劍眼前一亮,隻見一個白衣少年瀟灑進來,赫然就是昨天認識的黃諒。

含劍笑著向他打招呼,道:“黃兄,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過來一起喝酒如何?”

黃諒也是大感意外,也不推辭,在含劍桌邊坐下,說道:“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好句!蕭兄真是字字珠璣。”眼中瞥見含劍手裏的瓶子,有些驚訝,問:“這莫非是百糧醇?”

“正是。來,你也喝上幾杯!”含劍又叫小二上了幾個菜。

“兄弟年幼,尚不能飲酒,隻能以茶代酒了,抱歉抱歉。”黃諒推辭道。

含劍知道世家子弟規矩很多,也不勉強,隻是再次細看黃諒,隻見他今天一身白衣,和昨天的華貴雍容大不相同,有了一種翩翩佳公子的風采。

其實含劍固然覺得這少年不凡,對方何嚐不是有同樣的感覺?黃諒自幼天資極高,受的教育又是極好,平日裏不要說同齡人,就是一般成年人的學識談吐都比不上他。昨天晚上遇見蕭含劍,隻覺得他雖然不過是一個平民少年,但瀟灑自如,言談自信,竟不比自己差,難怪自己父親常常告誡自己,山野之中多有俊傑!

不知不覺中,兩人竟然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覺,談話間也多了幾分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