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社交口才修煉術(1)(1 / 2)

掌握方法

我們與人交往時,說話的內容當然重要,但是,別人對你的評價如何,你給別人的印象是好是壞,還有你在與人接觸時的說話和交往手段,皆是由你的語言表達方式而定的。

我們都知道,對一件事情的敘述,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對事物含義中的微妙差異,在說話時應該付出的熱誠的程度等,都是值得推敲的。

所以,應該承認,在社交應酬中注意自己的說話方法,並非是浪費時間的事情。

有的時候,交談的重點會在我們輕鬆自在的說話中明顯地表達出來,還有的時候,我們以平和的心境與人說話,也會留給對方深刻的印象,甚至有時候我們與人說話時心不在焉,卻依然能夠表達自己要講的意思。

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因為在不同心態下用不同的說話方法,可以決定我們能否把該強調的重點充分地表達出來。

當然,一個人在與人說話的時候,始終保持一份好的心情,肯定能加深別人對他的好感,反之,說話裝模作樣、自命不凡、優越感太強的人,朋友也會離他越來越遠。

說話應該做到脈絡清晰,條理分明。因為有關你的工作能力、教育程度、知識水平、興趣愛好以及許多方麵的情況,皆是通過你的言談表露出來。

一個說話東拉西扯沒有層次的人,很難讓人明白他究竟想要說什麼。所以,一個說話不能掌握正確的方法,不能強調重點,言語沒有分寸的人,他的社交應酬肯定是勞而無獲,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

任教於美國明尼蘇達教育學院的羅伯·格林教授,曾讓參加研討會的75位來賓,分別寫下自己焦慮不安的原因,另外再寫有關他人令自己最憤怒的事情。

結果,令人焦慮不安的主要原因,如下所述:

“當我還沒有講完的時候,其他的人已開始發表自己的意見,使得話題被這些家夥打斷。”

“不聽別人講話,光顧自己一味地說。”

“在討論會時,別人隻想發表自己的意見,而忽視我的言論。”

“說話時有被人輕視的感覺。”

“話講一半,忽然被人打斷。”

“在社交場合獨占風頭的人。”

你是否注意到,以上這些例子都和說話有關係呢?

在交際應酬中,你是否也犯過上述這些毛病,也許連你自己都不太清楚吧?也許你在與人交往的時候,並沒有想要傷害對方的意思,但有時候卻在無意中刺傷了對方。為什麼呢?

現在,你不妨先回答下麵的15個問題:

(1)你認為開始與別人交談時,會感到很困難嗎?

(2)與對方交談時,還會想其他事情嗎?

(3)你和不熟的人說話時,會覺得忐忑不安嗎?

(4)你是否時常會有找不到話題的時候呢?

(5)你不喜歡別人為你介紹陌生人嗎?

(6)你是否時常會有想不出好措辭的時候?

(7)你是否常常想中斷對方的談話?

(8)即使和親朋好友談話,也會有沒有話題的時候嗎?

(9)當你一講話時,是否感覺到其他人的坐立不安?

(10)你是否常常想中斷對方的談話?

(11)你與人交談時,爭執的情形是否比較多?

(12)你覺得用家常話會很難和別人交談嗎?

(13)你是否很少使用幽默的話語?

(14)在會談的時候,你是否會認為提早結束比較好呢?

(15)你是否常常請求對方趕快說明事情呢?

以上這些問題,如果你有5個以上的回答是“是”的話,那麼你就有必要注意說話的技巧了。

掌握正確的說話方法,能使我們判斷出自己的想法是否合乎情理,同時也能讓別人對我們有一個正確的評價,時間一長,自然能給人們留下良好的印象。

心態坦然

在社交活動中,說話時的態度可以直接影響別人對你的感觀,不信你可以試一試。

無論你是冷漠無情或是快活樂觀、是自暴自棄或是誠實向上、是漫不經心或是小心謹慎等,皆能從你說話時的態度中做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