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運用邏輯
著名詩人馬雅可夫斯基是一位善於應對的演講家。請看他在一次演講大會上是如何應對的吧!
反對者:您講的笑話我不懂!
馬:您莫非是長頸鹿?隻有長頸鹿才可能星期一浸濕的腳,到星期六才能感覺到呢!
反對者:我應當提醒你,馬雅可夫斯基,從偉大到可笑,隻有一步之差!
馬:(用手指著自己和那個人)不錯,從偉大到可笑,隻有一步之差。
反對者遞上一張條子,上麵寫道:馬雅可夫斯基,您今天晚上得了多少錢啊?
馬:這與您有何幹?您反正是分文不掏的,我還不打算與任何人分哪。
反對者:您的詩太駭人聽聞了,這些詩是短命的,明天就會完蛋,您本人也會被忘卻,您不會成為不朽的人。
馬:請您過1000年再來,到那時我們再談吧!
反對者:馬雅可夫斯基,您為什麼喜歡自誇?
馬:我的一個中學同學舍科斯皮爾經常勸我說:“你要隻講自己的優點,缺點留給你的朋友去講。”
反對者:這句話您在哈爾科夫已經講過了!
馬:看來,這個同誌是來作證的,我真不知道,您到處在陪伴著我。
反對者又遞上一張條子,上麵寫道:“您說,有時應當把沾滿‘塵土’的傳統和習慣從自己身上洗掉,那麼您既然需要洗臉,這就是說,您也是肮髒的了。”
馬:那麼您不洗臉,您就自以為是幹淨的人嗎?
反對者:馬雅可夫斯基,您為什麼手上戴戒指?這對您很不合適。
馬:照您說,我不應該戴在手上,而應該戴在鼻子上嘍!
反對者:馬雅可夫斯基,您的詩不能使人沸騰,不能使人燃燒,不能感染人。
馬:我的詩不是大海,不是火爐,不是鼠疫。
上述應對實在是棒極了,不僅極具幽默,且具有高妙的邏輯戰術。如反對者由“您說,有時應當把沾滿‘塵土’的傳統和習慣從自己身上洗掉”推出“既然需要洗臉,這就是說,您也是肮髒的了”的結論,這明明是偷梁換柱(即偷換概念)的伎倆,馬雅可夫斯基將錯就錯,用反問給予辛辣的諷刺。當反對者指責他戴戒指並攻擊他的詩不能使人沸騰、燃燒和不能感染人時,馬雅可夫斯基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同樣的戰術--偷梁換柱予以回擊,使反對者一個個敗下陣來。
應對方法還有很多,不能一一盡到。這裏最關鍵的是,演講者要無所畏懼,沉著應對,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出自己的聰明才智,戰勝對方。
聽眾開小差的處理
在許多演講會上,聽眾開小差是常見的事,如看報紙雜誌的,聊天的,喧鬧的,打瞌睡的,望著窗外出神的,看外麵熱鬧的,總之無所不有。這種情形會嚴重影響聽眾的聽講效果,同時也會影響演講者自身的演講情緒。
碰到這種情況,演講者務必找出原因,對症下藥,及時調整自己的演講內容及演講方法。對聽眾聽講興趣及注意力造成影響的原因很多,有主觀方麵的問題,如內容枯燥無味,演講者不善於表達等;也有客觀方麵的問題,如會場環境欠佳,缺乏傳聲設備,會議時間過長等。對於主觀方麵的問題,演講者在演講準備時就要注意解決,對講題以及材料都要作精心的設計和選擇,力求合乎聽眾胃口,力求生動活潑、幽默風趣。對於客觀方麵的問題,演講者則要靈活應變,針對不同的情況采取適當的解決方法和措施。
1.盡量縮短演講時間
遇到會議時間過長,以致聽眾疲倦或出現不耐煩情緒時,演講者不妨精簡演講內容,盡量縮短演講時間。
有經驗的演講家是這樣應變的:艾林豪威爾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時,常常出席宴會並發表演說。在一次宴會上,他排在最後一個發言。由於前麵的人演講都是長篇大論,輪到他發言時,時間已經不早了,聽眾早就迫不及待地等著就餐了。艾森豪威爾急聽眾所急,他放棄了原來準備的講稿,對聽眾說了以下兩句話:“每一篇演講不管它寫成書麵的或其他形式,都應該有標點符號。今天晚上,我就是標點符號中的句號。”說完,他就回到座位上了。當聽眾明白他已經演講完時,對他簡短的演講報以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