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創意人生(3)(3 / 3)

那麼誰又是樂觀的人呢?以下這段話生動地描述了樂觀者的特點:意誌堅強,心境平和,同遇到的每一個人談健康、快樂和成功;看到每一位朋友的獨特之處,注意每一件事情的閃光一麵;想最好的,做最好的,期待最好的;對他人的成功像對待自己的成功那樣充滿熱情;忘卻以往的過失,放眼未來,爭取更大的成就;向每一個人展開笑顏;將全部心思用在提高自我上,沒有時間去批評別人;雄心大誌而無所畏懼,胸懷寬廣而常樂無憂。

2.養成現在就做的創意習慣

在生活中,我們都曾在某些時候拖遝過。我知道自己有過這樣的時候,這種事情在以後想起來時隻會後悔。拖遝導致消極的態度。拖遝的習慣比做事情本身更容易使你疲勞。

一項已完成的工作讓人感到滿足和自信,而一項未完成的工作則像蓄水池的漏洞一樣消耗精力。

如果你想建立和保持一種積極的態度,那麼請養成現在就做、毫不拖延的習慣。

這就像一個小男孩在說,當我成為一個大男孩時,我會做這做那,我會很快樂;而當他成為一個大男孩後,他又說,等我讀完大學後,我會做這做那,我會很快樂;當他讀完大學時,他又說,等我找到第一份工作時要做這做那,並會得到快樂;當他找到第一份工作後,他又說,當我結婚時我會做這做那,然後就會得到快樂;當他結婚時,他又說,當孩子們從學校畢業時,我會做這做那,並得到快樂;當孩子們從學校畢業時,他又說,當我退休時,我會做這做那,並得到快樂。當他退休時,他看到了什麼?他看到生活已經從他的眼前走過去了。

有些人的拖遝習慣,是在一些漂亮言詞的掩蓋下養成的,說什麼“我正在分析”,可是6個月過去了,他們還在分析。他們沒有意識到,他們正受到某種被稱為“分析麻痹”的“病毒”侵蝕。他們將永遠也不能成功。

還有另外一種人形成拖遝的習慣是以“我正在準備”做掩護的,1個月過去了,他們仍然在準備,6個月過去了,他們還在準備。他們沒有意識到的是,他們正受到某種被稱做“借口”的“病毒”的侵蝕。他們不斷地為自己製造借口。

生活不是彩排。無論你信仰哪種哲學——在被稱做生活的這場遊戲中,我們隻有一次機會。賭注實在是太大了,它往往是未來的幾代人。

什麼時間了?我們在哪裏?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時間是現在,我們在這裏。讓我們充分利用此時此刻。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我們不需要計劃未來。相反,這正意味著我們需要計劃未來。如果我們最大限度地利用此時此刻,那麼我們就是在自動地播種未來的種子。難道不是嗎?

如果你想建立一種積極的態度,那麼,請學會說這句短語——“現在就做”,並克服拖遝的習慣。

生活中最可悲的詞莫過於:

(1)“它本來可以”;

(2)“我本來應該”;

(3)“我本來能夠”;

(4)“我希望我曾這樣的”。

(5)“如果(當時)我格外多給一點……該多好啊!”

確信,所有的勝利者都想成為拖遝者,隻不過他們從來沒有這樣做而已。

當人們說“我將在這些天裏的某一天做這件事情”時,你可以確信,那意味著他不會任何一天做這件事情。

有些人在離開家前,一直等到一路綠燈才動身。但所有的燈都變綠是永遠不可能發生的。因此,甚至在他們還沒有出發之前,他們就已經失敗。這實在很可悲。

難道現在不正是我們停止拖遝的時候嗎?

3.挑選出創意心情

數數你那些值得高興的事情,而不是你的困難和煩惱。

花點時間去聞一聞玫瑰花的香味。如果某一天,你聽到某人由於事故或疾病而致盲或癱瘓了,並獲得100萬元的賠償,那並不是什麼不尋常的事情。但我們有多少人願意與這個人交換位置呢?沒有多少。在生活中,我們是如此關注自己所沒有的東西,以至於對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卻視而不見。而我們所擁有的這些東西,是多麼值得珍惜啊。對它們,我們應該懷有感激之情。傑克·高斯在《創意與快樂》一書中寫道:

當我說數數你開心的事情,不要老想那些令你煩惱的事時,我的意思並不是說要你自鳴得意。如果你理解成讓你自鳴得意,那麼,我為錯誤地表達了自己的意思而感到內疚,而你也應為自己在傾聽過做了錯誤的判斷而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