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5)(3 / 3)

上半時的比賽結束了,他們站起來分別迎向各自的球員。對於剛才的談話,他們都很滿意。尤慎的滿意是因為戴振國為張遲的事對他做出的允諾,更因為徹底摸清了高勁鬆這個新時代球隊最難以確定的變數在體能上的弱點;而戴振國的滿意則是因為尤慎對高勁鬆的誤解。要不是顧念著怕被尤慎識破,他都想為這事而開懷大笑了。他實在是鬧不明白,怎麼那麼多人會認為高勁鬆的體能有問題?在聯賽開始前俱樂部搞的體能測試裏,十二分鍾裏高勁鬆輕輕鬆鬆就跑出了三千五百米……

下半場比賽電視台沒再錄象,所以這場兩支球隊之間的對抗賽才算是真正地開始了。

正如鄭昌盛他們上午分析的那樣,沁園並沒有在下半場調整陣容,這其實也是他們在小組賽裏一直采用的陣容。這件事一方麵說明了他們對這套陣容和戰術有很強的信心,同時也暴露出這支球隊後備力量的匱乏,他們的教練不放心自己的替補隊員,即使是在這種無關大局的對抗賽裏也不願意給他們多少機會去表現自己。

新時代也在人員上做過多的調整,隻是用高勁鬆替換下充當前腰的隊員,讓他和魏鴻林在後腰上搭檔。這套專為對付沁園而設計的雙後腰戰術立刻顯露它的威力:高勁鬆在和沁園十七號的幾次直接對抗中,身體並不吃虧,雖然對手也能在距離稍遠時便憑借著速度和靈活擺脫他,但是魏鴻林馬上就會出現在對手可能的進攻路線上,並且采取行動遲滯對手的推進速度來等待高勁鬆上前包夾,而出現這種情況的話,皮球的控製權通常都會易手——十七號個人能力再強也不可能次次都能擺脫兩個對手的糾纏。沁園最為擅長的中路進攻線路逐漸被遏製住了,他們不得不改變戰術,把重心調整到兩條邊,而那個十七號也從進攻的組織者轉變為進攻的接應者。他顯然還不太熟悉這種角色的轉變,接連好幾次都搞錯了自己的位置,他的教練不得不站在場地邊大聲指點他,哪裏才是他應該出現的地方。

和焦慮的尤慎相反,鄭昌盛如今是安安穩穩地坐在場地邊的條凳上,手裏夾著孫峻山遞過來的香煙,心平氣和地觀看著比賽。他甚至還有心思和臉露喜色的孫峻山笑著攀談上幾句與比賽不相幹的閑話,並且高興地告訴孫總經理,一切阻攔在新時代晉級之路上的對手都是紙老虎——哪怕是沁園這樣的球隊,也一樣有自己的死穴!竟然還有人說沁園的實力已經足夠踢甲A了,說那話的人真該來這裏看看,既然沁園都能踢甲A,那麼新時代期冀一個甲B的席位,應該不是妄想吧?

老教練也確實有說這話的底氣。

這個時候,由攻弱守強的魏鴻林和攻守能力比較平均的高勁鬆組成的雙後腰已經逐漸控製住了中場。這兩個同住在一間宿舍裏的家夥也比其他人更有默契:魏鴻林一直拖在高勁鬆背後,即使是在進攻中也不會超越高勁鬆,他自覺地擔負起了保護高勁鬆身後的責任,並且盡可能多地減輕自己身後防線上的壓力;高勁鬆則主要承擔著球隊進攻的調度和組織,依據場局勢的變化隨時轉換著場上的進攻重心。他們倆實際上已經取代了陳明燦和馬成在球隊戰術中的核心地位,成為事實上的攻守銜接點和進攻發起點。這是幾個老隊員以前最反感的事情,因為高勁鬆的傳球使得他們一刻不停地奔跑,他們要比平時的比賽多跑許多距離,這也意味著他們需要付出比平時更多的體力和汗水,雖然他們也明白,這種奔跑其實是在為勝利尋找機會,但是他們總覺得在心理上難以接受——他們怎麼能圍著一個年輕隊員的指揮棒轉呢?但是現在他們都接受了這個事實,同擊敗晉級甲B的最大熱門長沙沁園的渴望比較起來,多跑幾步多流一點汗,實在是不算什麼……

高勁鬆並沒有把所有的進攻都交付給他的隊友去完成。在幾次突破之後他就發現對手攻防體係中的一個大漏洞:沁園十七號隊員並不擅長防守,雖然不至於讓他們的中路防守形同虛設,但是這無疑是非常不錯的進攻路線。他也立刻開始了有意識地嚐試,並且成功地給對手製造好幾次麻煩和混亂。因為中路進攻與球門之間的距離最近,而他的遠射能力又被對手所熟悉,所以他在這個方向上的任何一次有效突破都會吸引到足夠多的對手,這也就為隊友們的奔跑接應騰挪出了空間……

短短幾分鍾裏高勁鬆就和隊友組織起好幾次有威脅的進攻,雖然都沒能轉化為進球,但是在這幾分鍾裏沁園隊的禁區內外險象環生一片混亂,別說進攻,他們甚至連反擊都無法組織,隻求把皮球破壞出安全區域了事。

密集防守會讓對手有機會遠射,壓出來防守又會給對手留下足夠的空間突破,沁園立刻陷入了一種兩難的境地,就在他們為這事而猶疑不定時,張遲在禁區裏接到馬成的傳球轉身射門,皮球和門梁撞擊時的悶響就象敲在所有沁園人的心頭一樣。

尤慎的臉色更難看了。他兩手插在褲兜裏,鐵青著麵孔站在場地邊,凝望著場上的局麵一言不發。他從來就沒有預料到兩支球隊真正碰到一起時會是這麼個結果,所以急忙間也尋不出什麼辦法來解決這個棘手的難題,更糟糕的是,他的球隊也不象新時代那樣有著深厚的板凳潛力,可以通過換人來重新緩解局麵上的被動。他手裏的好牌幾乎都在場上了……

原來沁園還存在這麼大一個毛病哩!鄭昌盛和戴振國兩人對視了一眼,異常欣喜。他們倒沒為自己沒能在沁園比賽錄象挑揀出這樣的問題而有什麼自責。在那幾場比賽裏,沁園的對手全都在賽前製訂了防守反擊的策略,而在比賽裏又被沁園那快節奏的進攻給折騰得陣腳大亂,惟恐防守不利,哪裏還敢奢談什麼有組織的進攻?就算是鄭昌盛和戴振國他們悶在屋子裏商議了一個上午才推出的這個雙後腰戰術,也隻是一時的應急之策,惟一的指望就是憑借它能讓自己輸得有幾分顏麵。誰曾想到過這個雙後腰戰術竟然會有如此出色的效果?

且慢!既然雙後腰戰術效果如此明顯……

“鄭指導,我在想……”戴振國並沒有把自己的話說完。他忽然記起了老教練那執拗的性格和固執的用人原則,要是兩人在這個大庭廣眾的地方起了什麼爭執,那不是把工作中的矛盾曝露在隊員們的麵前了嗎?

“唔。”鄭昌盛抬手打斷了他的話。從高勁鬆和魏鴻林搭配的雙後腰戰術裏,他也受到了一些新的啟發,這些東西也許能幫他解決到眼前的一個大難題。他皺起眉頭,若有所思地慢慢說道,“下來之後咱們再慢慢地合計這件事。”

兩個人一起笑了。坐在他們旁邊的守門員教練和孫峻山也笑了。這還是很長時間以來鄭昌盛和戴振國難得的一次意見一致哩,這似乎就預示著兩個教練之間的矛盾有了某種化解的趨向。在這個時候,兩個球隊的領導者之間的團結對球隊的將來來說,無疑是非常很重要的……

對抗賽的下半時以零比零的平局收場。

兩家俱樂部的領導們又聚在一起互相恭維了幾句,就匆匆忙忙地散開了。尤慎還是第一次發現球隊的防守體係裏竟然存在著如此巨大的漏洞,他得趕緊找出彌補的辦法;鄭昌盛則是察覺到一種以前從來也沒想到過的新思路和新戰術,他需要和助手們討論它的可靠性,並且爭取盡快地把它付諸實施,然後通過訓練來比較出一套切實可靠的人員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