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痛苦是通往天堂的梯子
痛苦就像一架梯子,對於強者來說,它通向成功的殿堂,對於弱者來說,它則通向黑暗的地獄。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追求了錯的東西。所以說,人的痛苦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其實,人生短暫,何必執意地追求錯的東西,執意地追求痛苦呢?
人生就是痛苦和幸福的綜合體,每一個人都擺脫不了痛苦。痛苦是一種折磨,同時又是一種力量。舒適、悠閑遠不如坎坷與磨難更能鍛煉人,更能發揮人的長處。痛苦造就人的稟賦,痛苦也磨煉人的稟賦,痛苦更能教人靠耐心和韌勁,從苦難之海中頑強跋涉出來。
一個男孩,他的家住在沙塵風暴地帶,他的父母,一生都在為生存而與風暴及幹旱奮鬥。
自從他的父母過世之後,男孩便擔負起全家的生活重擔。直到有一天,他和妹妹實在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沒有農作物可以收割,糧倉裏一無所有,他們就要餓肚子了。男孩隻能眼望著農舍屋頂上的落塵默默地發呆。忽然,他8歲的小妹妹開門走進來,身旁還跟著一個她的好朋友。
“哥哥,你可以給我十美分嗎?”她渴望地問道,“我們想到店裏去買些餅幹吃。”
男孩子久久說不出話來——因為他想不出一個理由來拒絕妹妹的請求。他搜遍了全身的口袋也找不到妹妹要的十美分。
“妹妹,非常對不起。”他溫和地說道,“我沒有十美分。”當天晚上,男孩子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因為他永遠也忘不了妹妹臉上失望的表情。有生以來,他經曆過不少打擊:雙親去世、工人離職、沙塵暴的襲擊……但沒有一次像今天這樣——他居然沒有十美分可以滿足自己年幼的小妹妹……這麼微小的要求……難道自己連這麼一點要求也無法滿足她嗎?男孩子想了許久,就在天色將亮的時候,他終於下定了決心,並想好了整個計劃。
男孩子一直想當一名教師。但是自從雙親過世之後,他以為自己最好留在家裏,以擔負起農場的工作。但是,眼見農場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沙塵暴的摧殘,使他不得不考慮從事其他的工作。於是第二天,他到鎮上給自己找了一份臨時工作,從那時起,他借來許多書,每天都認真研讀到深夜,以準備有朝一日能得到他真正想要的工作——當一名教員。他後來終於在一間鄉村學校找到教職。由於他不懈努力,不但終能如願以償,也贏得了鄰居的讚美與尊敬。
美國巴拉州有一個叫傑森的小男孩,在他10歲患了腦癌,已經動過三次大手術並進行了數十次電療。主治醫生認為他的病情不容樂觀,但是傑森卻勇敢麵對他的絕症。他喜歡畫畫,即使在病床上,他也堅持作畫,他的作品曾經數次獲得全國大獎。為了在生前開第一次也許是最後一次個人畫展,他每天都抽出4個小時繪畫。他說:“我一定要堅持活下去。貝多芬不是在耳聾後,仍創作出美妙的《月光曲》嗎?”
經過多次化療後,傑森的視力持續衰退,耳朵開始潰爛,但是他的畫展依然如期開幕了。傑森因為手術無法親臨現場,隻能請一位同學代念了一封他寫的信。他在信中是這麼說的:“我會好起來的,我相信我一定會好起來的。痛苦雖然很可怕,但我現在已經學會習慣它了。正是痛苦讓我知道了人生的寶貴,我將努力珍惜以後的時光。”
勇敢的傑森已直接在腦袋上開過三次刀。他在第三次手術時,主動要求不要麻醉藥,因為癌症帶來的痛苦遠超過開刀的痛苦。麵對堅強的傑森,不由得讓人肅然起敬。
人一旦超越了痛苦,痛苦就不再是牽絆,而是一種偉大的力量。
高爾基一生曆經坎坷,吃了不少苦,也收獲了不少人生閱曆,充實的人生經曆為他的成就打下了基礎。回顧往事的時候,高爾基說道:“一個人如果沒有他吃不了的苦,那麼就沒有他做不成的事情。”人如果能正視苦難,是一種人生的豪邁。善待苦難,苦中作樂,是一種人生的樂趣!
一天,一棵小樹上有一隻繭蠕動,正巧被一個小孩看到了。好像有飛蛾要從裏麵破繭而出。小孩覺得很好奇,於是他饒有興趣地停下來,準備見識一下由蛹變飛蛾的過程。
但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飛蛾在繭裏奮力掙紮,但卻一直不能掙脫繭的束縛,似乎是再也不可能破繭而出了。小孩子變得不耐煩了,心想,我幹脆幫它個忙吧。於是,他就用一把小剪刀,把繭上的絲剪了一個小洞,讓飛蛾擺脫束縛容易一些。果然,不一會兒,飛蛾就從繭裏很容易地爬了出來,但是它身體非常臃腫,翅膀也異常萎縮,耷拉在兩邊伸展不起來。
小孩想看著飛蛾飛起來,但那隻飛蛾卻隻是跌跌撞撞地爬著,怎麼也飛不起來,又過了一會兒,它就死了。這是因為飛蛾在由蛹變成幼蟲時,翅膀萎縮,十分柔軟;在破繭而出時,必須要經過一番痛苦的掙紮,身體中的體液才能流到翅膀上去,翅膀才能堅韌有力,才能支持它在空中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