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寬容是最大的智慧
人們之間需要寬容,寬容往往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寬容是聯絡情感的紐帶,是一種修養,一種品質,一種美德,寬容更是一種智慧。
“處處綠楊堪係馬,家家有路到長安。”寬厚待人,容納非議,乃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的美滿之道。寬容別人,其實就是寬容我們自己。多一點對別人的寬容,我們生命中就多了一點空間。有了寬容,我們的人生路上才會有關愛和扶持,才不會有寂寞和孤獨,寬容的人心中永遠都是一片晴天。
然而,人們處世的天性,通常就是當別人做錯事的時候,喜歡責備別人。而批評就像我們養的家鴿,無論你把它放飛到哪裏,它終是還會回來的。也就是說,我們的批評不僅會傷害別人,也會傷及自身。
生活中,我們都不喜歡受人指責。許多事實證明,因批評引起的憤恨,常常會使員工、家人和朋友情緒低落、做事沒有精神,而對於應該改進的狀況,卻一點作用也不起。所以,當你要指責別人的時候,不如用寬容來代替。
南北戰爭的時候,林肯任命的將領一個個相繼慘敗,幾乎使林肯陷入絕境。全國有半數以上的人指責林肯用人不當,但林肯“毫不怨天尤人,寬容地保持緘默”。他最喜歡的一句名言是:“不要評論人,免得被人所評論。”
當時,連林肯夫人都極力譴責南方人,林肯卻對她說:“不用責怪他們,這樣的情況換上我們也會如此。”
1863年,蓋茨堡戰役開始了,7月4日晚上,維得將軍率兵擊退了李將軍。李將軍帶著敗兵逃到波多馬克河邊,麵對前方高漲的河水與後方追擊的政府軍,李將軍進退兩難,他們此刻已成甕中之鱉。這時要徹底擊潰李將軍的殘餘軍隊,內戰很快就可以結束。對此天賜良機,林肯信心十足地用電報命令維得將軍,“立刻出擊,不用通知召開緊急軍事會議。”隨即,又另派特使督辦維得將軍馬上行動。
但是維得將軍並沒有按照林肯的指令去做,他完全違背林肯的命令,先行通知召開緊急軍事會議。而後又遲疑不決,一拖再拖。最後,水退了,李將軍帶領軍隊越過波多馬克河逃走了。
林肯聞知此事,勃然大怒。在失望、痛苦之餘,林肯坐下來給維得將軍寫了一封信。此時的林肯早已經不是年輕時的林肯了,這時的他連遣詞造句都比以前保守克製。但是,這封寫於1863年的信,仍然體現了林肯內心的極大不滿:
我親愛的將軍:我不相信你能懂得因李將軍逃走一事所導致的嚴重後果。他本來在我們的掌握之中,而且,隻要他一就擒。加上我們最近獲得的勝利,戰爭即可結束。現在,戰爭可能會無限期地持續下去,上星期你不能順利擒得李將軍,如今他逃到波多馬克河以南,你又如何能保證成功呢?我無法期望你改變形勢,而我也並不期盼你現在會做得更好。良機已經失去,我實在感到無限的痛。
林肯在寫完這封信之後,望著窗外,心裏想:慢著,也許我不該如此匆忙。如果我不坐在這安靜的白宮裏,如果我身在戰場,像維得將軍一樣每天看見許多人流血,聽見許多傷兵的呻吟,也許就不會急著要進攻了,如果我的性格跟維得一樣柔弱,大概也會做同樣的決定吧!無論如何,大錯已經鑄成,把這封信寄出,除了讓我一時覺得痛快以外,沒有別的用處。維得會為自己辯解,會反過來攻擊我,這隻有使大家都不愉快,甚至危及他的前途,以至於迫使他離開軍隊而已。
於是,這封信沒有被寄出,它被永遠地收藏了起來,林肯寬恕了維得。後來,維得與林肯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林肯的寬恕也成為羅斯福及許多後人的典範。試想,如果維得將軍拜讀了此信之後,會有何感想?又會有什麼反應呢?
生活中,誰都避免不了犯錯,也許有時一時的失誤就釀成了大錯,指責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事實已經無法更改,再多的指責和批評也無濟於事,所以選擇寬恕遠比大發雷霆要聰明得多,寬恕是人生大智慧的體現。
和林肯一樣。拿破侖也是一個胸懷寬廣的人。拿破侖曾率領部隊宿營在一個小鎮,這個小鎮盛產葡萄,當天夜裏,一個士兵感到口渴,一時找不到水,就悄悄地來到葡萄架下偷吃了一串葡萄。
第二天一大早,葡萄園主發現地上的葡萄皮,立刻判斷是來此宿營的士兵偷吃了葡萄,他找到拿破侖很生氣地說:“你手下人偷吃了我的葡萄,必須查出來是誰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