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給自己設限
人之所以能,是因為相信能。所以不要給自己設限,你的人生就沒有限製。
人的悲哀不在於沒有努力地去做某件事情,而在於他們總愛給自己設定許多的條件,這些條件無意間阻礙了他們想象的空間,以及創造的潛能和奮進的範圍。其實質就是給自己的心套上了不可逾越的“玻璃罩”,把自己的欲望給扼殺了。所以,我們做事情時,許多時候是被我們自己打倒的,我們認為自己不能,所以我們辦不到。
科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把跳蚤放在一個玻璃杯裏,跳蚤馬上就輕易地跳了出來。再重複幾遍,結果還是一樣。經過測試,發現跳蚤跳的高度竟達到了它身體的400倍左右,堪稱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生物!
接下來實驗者再次把這隻跳蚤放進玻璃杯裏,不過,這次是立即同時在杯子上加了一個蓋子,“嘣”的一聲,跳蚤重重地撞在蓋子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沒有停下來,因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在一次又一次碰壁之後,跳蚤開始變得聰明起來了,它開始根據蓋子的高度來調整自己跳的高度。又過了一陣子以後,實驗者發現這隻跳蚤再也沒有撞到過蓋子,而隻是在蓋子下麵自由地跳動。
一天後,實驗者把蓋子輕輕拿掉了,可是跳蚤還是在原來的這個高度繼續地蹦跳。三天以後,他發現這隻跳蚤還在那個高度蹦跳。
一周以後,這隻可憐的跳蚤還是在這個玻璃杯裏的那個高度不停地跳著,它已經無法跳出這個玻璃杯了!
跳蚤並不是不能跳出這個杯子。隻是它的心裏已經默認了這個杯子的高度是自己無法逾越的。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為他們的心裏也默認了一個“高度”。這個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潛意識:這太難了,我根本就沒有辦法做到。“心理高度”是很多人無法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我設限”。
現代生活中,其實有許多人也在過著這樣的“跳蚤人生”,年輕時意氣風發,但是在屢敗之後,就喪失了信心,要麼開始抱怨這個世界的不公平,要麼就懷疑自己的能力,然後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標準,即使原有的一切限製已取消,就像剛才的“玻璃蓋”雖然被取掉,但是跳蚤們早已經被撞怕了,或者已經習慣了,不再敢於挑戰新的高度了。
無獨有偶。自然科學家約翰·亨利·法伯也曾利用毛毛蟲做過一次很不尋常的試驗。這些毛毛蟲總是盲目地跟著前麵的毛毛蟲走,所以它們又叫遊行毛毛蟲。法伯很小心地安排,使它們圍著花瓶的邊緣走成一個圓圈。花瓶的旁邊則放了一些鬆針,這是毛毛蟲喜歡的食物。毛毛蟲開始繞著花瓶走,它們一圈又一圈地走,一連七天七夜,一直圍著花瓶團團轉。最後,終於因饑餓與筋疲力盡而死去。在不到6寸遠的地方就有很豐富的食物,而它們卻饑餓致死,因為它們把活動與成就弄混了。
生活中,不少人就像毛毛蟲一樣,放棄主宰自己的生命和命運,按別人的意願過日子,卻不能夠自主地生活。這種人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盲從,他們沒有目標,就像一艘沒有舵的船,永遠漂流不定,所以隻會到達失望、失敗和喪氣的海灘。
許多人犯了毛毛蟲所犯的錯誤,結果隻從豐富的生活中獲得了很小的一部分。他們跟著大家繞圈子,根本不到別的地方去。他們遵循既定的方法與步驟,沒有別的理由,因為“大家都那樣做”和“大家都認為應該那樣做”。其實,深究起來,這兩個小實驗的結果揭示了極為深刻的寓意。常人的悲哀不在於他們不去努力,而在於他們總愛給自己設定許多的條條框框,這種條框無意之間限製了他們想象的空間,以及創造的潛能和奮進的範圍。看似一天到晚在忙碌,實際上自己已經套上了可怕的“金箍咒”,最終注定碌碌無為。
“自我設限”是人生的最大障礙,如果想突破它,我們就必須不怕碰壁,敢於打破自我設定的障礙,多一點超越,少一點盲從,世界就會不一樣,不給自己設限,你的人生就沒有限製,生活就會變得精彩。
2.學會原諒自己
寬容自己就是愛自己,愛自己就是能原諒自己,隻有能夠原諒自己的人才會原諒別人,原諒別人就是快樂自己!
我們都曾被傷害,我們都曾迷茫徘徊過,同樣,我們都像個受傷的狐狸,獨自躲到樹林裏舔著傷口。但是我們的生活還要繼續,我們的人生還在等待,我們不應該就這樣作繭自縛下去。人應該學會善待自己,不論我們做錯過什麼,不論我們被傷害還是傷害過別人,我們都不要永遠被它負累,要學會原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