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集體照,最難就是大家的眼睛問題:幾十個人,甚至上百號人,哢嚓一聲照下來,一般都有一些閉著眼的。閉眼的看到玉照自然不高興:“我90%以上的時間都是睜著眼,你為什麼偏讓我亮一副沒精打采的相,這不是歪曲我的形象嗎?”
一般的攝影師喊:“一……二……三!”但是一般人堅持了半天以後,恰巧會在數“三”的時候堅持不住了,眼睛還是閉上了。
有個聰明的攝影師想出了一個解決方法。他的思路是:請所有照相的全閉上眼睛,聽他的口令,喊到三的時候再一起睜開眼睛。果然,照片衝洗出來一看,一個閉眼的也沒有,全都神采奕奕,比本人平時更精神,真是皆大歡喜。
生活中有很多難題,其實隻要你換一個思路,都可以迎刃而解。同樣一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就會產生不同的行動,產生截然相反的結果。思維角度真是一種奇妙的東西!
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太習慣於自己既定的思維方式,從而得出不恰當的結論。其實,很多事情,隻要換一種思維方式,我們就能衝破思維定式的束縛,創造新的天地。
2.換個角度,大不相同
透過窗口向外看,有的人看到了鮮花和白雲,有的人卻看到了汙水和泥土。角度不同,看到的風景也大不相同。
人生是一個大舞台,每一個人都在這個舞台上擔任著一定的角色。時間久了,就容易形成角色意識。心理學家認為,這種角色意識具有片麵性,容易產生成見效應。
進行換位思考,就是把自己放在對方的位置上,從對立的角色體驗中糾正偏見。換位思考是一種生存智慧,它能消除偏見、構建和諧。
德國有一戶人家需要在城裏找一棟房子。他們一家三口,丈夫、妻子和一個5歲的孩子,跑了一天,終於在傍晚時看到了一則稱心如意的公寓出租廣告。
他們滿懷希望地跑了去,房東仔細地打量了三位客人,“實在對不起,我們的房子不打算租給有孩子的住戶。”
丈夫、妻子聽了不知如何是好。躊躇了半天,隻好遺憾地離開了。
那個5歲的孩子,把一切看在眼裏,走了沒多遠他又一個人跑了回來,並用那雙小手敲開了房東的門。小孩很有禮貌地說:“老爺爺,這個房子我租了,我沒有孩子,隻有兩位大人。”
房東一聽孩子的話,笑了起來,他們本意是怕孩子吵,一看孩子如此懂事、會說話,就欣然同意把房子租給他們了。
換位思考打破了房東老人的角色局限,使他們自願放棄了原來的成見。
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兩座廟。甲廟的和尚經常吵架,生活得很痛苦;乙廟的和尚相處得十分融洽,生活得很快樂。於是甲廟的住持好奇地前去取經。
行至乙廟前,他看到一個和尚匆匆地從外麵走進來,剛進大門不慎摔倒了。正在拖地板的和尚見狀趕緊跑過去,迅速扶起並連聲自責:“都是我的錯,地板拖得大濕了。”站在門口的一個和尚也緊跟著跑過來,歉意地說:“都怪我沒有及時提醒。”被扶起的和尚則說:“還是怪我太粗心。”前來取經的住持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從那以後,甲廟和尚之間的關係也融洽了。
宋代大儒朱熹說:“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換位思考使人際和諧,社會安定。
換個角度看問題,心境大不相同。一些事情雖有不愉快或糟糕的一麵,但也有好的一麵。換個角度,海闊天空。同樣一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考慮,便會產生不同的行動,產生截然相反的結果。
詹姆斯是一家俱樂部裏的薩克斯手,收入雖然不高,但他總是樂嗬嗬的,對什麼事都表現出樂觀的態度。他常說:“太陽落下去,還會升起來;太陽升起來,也會落下去。世事無常,所以還是看開點好。”
詹姆斯很喜歡汽車,但是靠他的收入想擁有一輛汽車是不太可能的。他常對朋友們講:“要是有一部汽車該有多好啊。”這個時候,他的眼裏總是充滿了向往。於是有人建議他,“詹姆斯,你可以去買彩票啊,也許上帝可以讓你夢想成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