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給心靈洗個澡(1)(1 / 3)

1.欲望向左,快樂向右

欲望和快樂是背道而馳的,一個向左,一個向右,欲望越強就會離快樂越遠。

人是有欲望的。“欲壑難填”,是對人生欲望的精辟概括。在人生的路途上,欲望在一定程度上催促著人不斷前行,人生的過程說到底就是欲望一個個釋放的過程。人生欲望是由情感所驅使,但欲望常常與精神相糾纏。人之所以為人,是他不但有各種欲望,還有情感和精神,而後者往往是支撐人立足於社會、實現生存價值的主要動力。

人生的一切欲望,歸納起來有兩種:精神欲望和物質欲望。庸人、小人常會把物質欲望當作人生的全部,所以沒有多少精神追求。君子、賢人的精神欲望特別強烈,但是也不能沒有物質欲望,所以他們得承受著兩種欲望,從而比庸人、小人多承受一份根本的人生痛苦,隻是他們最終能以精神欲望為主導,達到一種具有偉大包涵力的心理和諧。這種有偉大包涵力的心理和諧,就是“安貧樂道”。

古希臘傳說中有一位美麗公主,特別寵愛一隻波斯貓。有一天,公主不小心丟了這隻貓,於是國王命畫師畫了數千張波斯貓的畫像,然後貼在全國各地,而且張貼出告示:誰要將貓送回賞金幣10枚。

告示貼出去以後,送貓者絡繹不絕,可是,送來的這些貓都不是公主丟失的那隻。公主想:大概是撿到貓的人嫌錢少,所以遲遲未見自己的那隻。於是,她將這個想法告訴了國王,國王又把賞金提高到50枚金幣。

其實,公主的貓是被一個乞丐撿走了。當他正準備抱著貓去換金幣時,卻發現原先的50枚金幣已經漲到了100枚,乞丐心想:假如把貓藏起來,過幾天賞金還會增加的。

過了幾天,他又跑去看告示,賞金果然已漲到了150枚。

接下來的幾天裏,乞丐天天去看牆上的告示。當賞金漲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高度時,乞丐決定將貓送進城堡去換賞金。誰知,當他準備帶上貓去領賞時,貓已經死了。因為這隻貓以前每天吃的都是山珍海味,對乞丐在垃圾裏撿來的東西根本不屑一顧。

貪婪的欲望往往使人們丟失許多寶貴的東西,像故事中乞丐那樣,望著50枚,卻等待著100枚,望著100枚又期待著它升得更高,結果呢,落得空歡喜一場,這樣做又何苦呢?

要做到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就要具有不貪之心。要懂得播種一分,收獲一分的道理,不要強求,不要希圖意外的驚喜。

從前,有位富人,每天早上經過一家豆腐坊時,都能聽到屋裏傳出愉快的歌聲。這一天,他忍不住走進豆腐坊,看到一對小夫妻正在辛勤勞作。富人大發惻隱之心,同情地說:“你們這樣辛苦,隻能唱歌消悶,我願意幫助你們,讓你們過上真正快樂的生活。”說完,放下一大筆錢走了。這天夜裏,富人躺在床上想:“這對小夫婦再也不用辛辛苦苦地做豆腐了,他們的歌聲會更響亮的。”

第二天一大早,富人又經過豆腐坊,卻沒有聽到小夫妻倆的歌聲。他想:他們可能激動得一夜沒睡好,今天要睡懶覺了。但第二天、第三天,還是沒有歌聲。富人好奇怪。

就在這時,做豆腐的男主人出來了,他見了富人便急忙說道:“先生,我正要去找你,還你的錢。”富人問:“為什麼?”對方說:“在沒有這些錢時,我們每天做豆腐賣,雖然辛苦,但心裏非常踏實。自從拿了這一大筆錢後,我和妻子反而不知如何是好了——我們還要做豆腐嗎?不做豆腐,那我們的快樂在哪裏呢?如果還做豆腐,我們就能養活自己,要這麼多錢做什麼呢?放在屋裏,又怕它丟了;做大買賣,我們又沒有那個能力和興趣。所以還是還給你吧!”

富人非常不理解,無奈之下,還是收回了錢。第二天,當他再次經過豆腐坊時,他又聽到了小夫妻倆的歌聲。

也許上麵講的這個小故事並不適合追逐財富、權貴之人的口味,有人會說對財富有欲望不好嗎?沒有人聽說過錢多會咬手的,但事實是“錢多”確實是會“咬到你的手”。

人生就像一株罌粟。每個人都想在有限的生命裏展示自己的風采與輝煌,然而,有如每株枝葉上的小花,表麵上很誘人也很美麗,其實,花的汁液裏含有一種傷害身體與心靈的毒素,它的名字就叫欲望。欲望是人生無法走出的怪圈。它毫無拘束地開放在我們思想的沃土上,然後又用內在含有的毒素慢慢地侵蝕著我們。

欲望的罌粟是一次美麗的花開,也是一次難以抵擋的誘惑。它常常在你情緒不穩定的時候出現,讓你經受煎熬之苦後,又毫不留情地棄你而去。它似乎受理性的支配,似乎又把理性作為奴隸,在與理性反複較量中,漸漸分泌出一種含有無形毒汁的液體,在人的心靈和體力失去抵抗能力的情況下,將人的理性擊倒在地。

因為欲望的擴張,貪汙、盜竊屢見不鮮,源於欲望的活力,人生的喜劇會逐漸演繹成悲劇。欲望這株罌粟,無論人的理性怎樣將其壓抑、扼製,總是難以擺脫其在適合的季節裏成長開花,並結出帶有毒素果實的命運。

正如我們認為罌粟雖含有某種毒素而不能將其從地球上徹底根除一樣,人類不可能在沒有欲望的現實生活中活著。關鍵是,我們認清欲望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有意識地控製欲望無限地蔓延與擴張,使其在不危害生命和心靈健康的前提下,盡量少染指罌粟的汁液,這或許也是一種生存的選擇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