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活在當下(1)(2 / 3)

不難看出,艾德華讀到的那句話明確地告訴我們;生命隻在今天。時間最主要的特點是它的單向性,即隻向前,不向後,從來不後補。正因為如此,我們不可能把時間儲存起來,我們得到的時間僅僅是在當時,在今天。

一位詩人說:“誰今天播下種子,明天他就能在田裏采集秧苗。”耕耘與收獲構成了一對因果關係,一天與一生同樣如此。老年已進入黃昏晚景,生活每天都變得十分珍貴。我們通過每一天的勞作,多為社會、為他人增添一份美麗,也將為自己的人生增添一份光彩。

人世間,積極而進取的生活者畢竟居多,因而我們可以說,人生更像一條河,河流的源頭可視為人的幼年時期。在那裏,水流顯得十分遲緩和溫柔。人漸漸長大了,猶如河中之水,彙集得越多,速度也越來越急促。這時,前麵有山石阻擋,水流下衝時便濺起了水花和旋渦,形成了急流、彎道、險灘。這就好比成年青年,踏進社會就必須拚搏、奮鬥,因此也必會碰上許許多多的困難、挫折、痛苦。河水咆哮著穿過險境後,河床越來越寬闊,水流也逐漸平緩舒坦起來。這好比人到中年,事業有成,生活也比較穩定,可以邊奮鬥邊享受人生了。河水再往下流,已經疲憊了,最後它注入大海——在無邊的生命之海裏回歸於本源。

識得人生如此,大凡有進取心的人往往在“看破紅塵”中感到光陰似箭,歲月相催,於是就深深感到做人就是做事,要有不待揚鞭自奮蹄的精神才好。這樣就能把“減法”做得好一點,將“現金”用得活一點,使“河流”奔騰得激越一點。如此,我們不能左右生命的長度,卻能為拓寬了生命的寬度而自慰自豪!

人生的最終目的就是追求快樂與幸福,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陽光燦爛,隻要仔細留意身邊的環境,就會發現生活處處都有美好的事物存在。

2.腳踏實地才能實現夢想

不腳踏實地地工作,夢永遠就隻能是夢想。

古羅馬大哲學家希留斯曾經說過:“想要達到最高處,必須從最低處開始。”飛機飛得再高,也必須從地麵起飛。但是可悲的是,這個道理不是每個人都明白。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人很有錢,但他生來就很愚蠢,卻又自以為是,因此常常幹出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事來。

有一次,他到另一個有錢人家裏去做客。站在客人府邸的三樓上,能看見遠方的景致,真是美妙極了。他心中不禁十分羨慕,想道:要是我也有一幢這樣的三層樓房,在上麵喝茶賞景,那是多麼幸福的事情!

於是他回到家後,馬上叫人請來泥瓦匠,吩咐道:“你們給我建一座三層樓房,越快越好!”

於是泥瓦匠不敢耽擱,立刻開始動工,打地基、和泥、壘磚頭,開始修建樓房的第一層。

這個有錢人天天跑到工地上去看,看到頭幾天地基打好了,又過了幾天,壘了幾層磚,再過了幾天,磚也越壘越高了。然而,這個有錢人還是十分著急,看到過了這麼些天,他要的房子還沒有成形,於是不耐煩地跑去問泥瓦匠:“你們這是在建什麼房子啊,怎麼一點兒都不像我要的那種呢?”

泥瓦匠說:“不是照您的吩咐在建嗎?這就是第一層了。”

有錢人又問:“難道你們還要修第二層?”

泥瓦匠奇怪地回答:“當然了,有什麼問題嗎?”

有錢人暴跳如雷,勃然變色道:“蠢東西,我看中的是第三層,叫你們修的也是第三層!第一層、第二層我都有,還修它幹什麼?”

泥瓦匠聽了目瞪口呆,接著說:“那您就自己修您的第三層吧!”

就這樣,這個有錢人請了無數的泥瓦匠,也沒能按他的要求建成房子,他也就一直沒能實現在他的三層樓上喝茶觀景的舒適生活。

在很久以前,希臘有個一心想成為富翁的人。他覺得成為富翁的最短的捷徑便是學會煉金之術。

此後他把全部的時間、金錢和精力,都用在煉金術的實驗中了。不久以後他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積蓄,家中變得一貧如洗,連飯都沒得吃了。妻子無奈,跑到父親那裏訴苦。她父親決定幫女婿改掉惡習。

嶽父讓他前來相見,並對他說:“我已經掌握了煉金之術,隻是現在還缺少一樣煉金的東西……”

“快告訴我還缺少什麼?”急於想成為富翁問道。

“那好吧,我可以讓你知道這個秘密。我需要3公斤香蕉葉的白色絨毛。這些絨毛必須是你自己種的香蕉樹上的。等到收齊絨毛後,我便告訴你煉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