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學會如何與自己相處
學會好好與自己相處,就不要常常批判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喜歡自己才能快樂自己。
跟自己的心靈相處和對話是很容易培養的,因為人的心靈是很單純的,唯一的要求是要相信你自己,肯定你自己,相信你自己是個好人,勤奮、努力、認真、節儉,肯定自己的大方、仁慈、善良……但是,要相信自己的最大困難,就是人永遠與別人比較。如,我不夠好,因為別人比我更好;我不夠仁慈,因為有人比我更仁慈;我不夠漂亮,因為……
活著,是一種責任,最重要的是要有愛,愛自己,愛他人,這才是生命的意義。學會愛自己的第一步,是不再用別人的標準來評判自己,而必須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價值標準。然後把它作為生活的依據。我們還必須學習如何與自己相處,不要常常批判自己。
學會跳出“與別人比較”的模式,而成為與“自己比較”的獨立的自我。做到這點很不容易,因為我們從小到大所受的教育與社會影響多半是與別人比較,我們已經養成了習慣,但習慣是可以改變的,凡事開頭難嘛。最好找一個好朋友一起做,彼此鼓勵,彼此切磋與支持。
學會寫下你所有的優點。有的人在寫自己的優點時覺得很困難,但要他們寫缺點時,卻又快又多,所以請大家花一點時間想想自己的優點,若想不出來,就問朋友或家人,有時候反而是別人知道我們的優點比我們自己知道得多。
學會每天早上、中午及晚上念自己的優點三遍,剛開始可能覺得不自然,甚至有些虛假,有了這種感受而仍然去做,在做了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優點增加了,那就加上吧。越多越好。
學會天天記下自己所做的事,在好事、好的表現,如“努力”、“認真”、“勤勞”等上麵打一個記號,在需要改進的事及欠缺的方麵,如“驕傲”、“懶惰”等上麵打一個記號。在晚上作一個總記錄,做完記錄之後,好好地欣賞與肯定自己所做的好事:對需要改進的事則告訴自己說:今天我有些自私,明天我會改進,做得更好些。要謝謝今天所發生的一切人、事、物,感謝它們使你有學習、改進和成長的機會。
學會用幽默的態度“嘲笑”自己做得不夠好的地方,而不要嚴肅地責怪自己:你看,你又犯了這毛病,怎麼搞的,你怎麼這麼笨,老是學不會,難怪別人都不喜歡你?而轉換成:哈!哈!哈!你看你,又犯錯了!我是很努力了,但下次要更小心點,更努力點,哈!哈!哈!另外,還要學習多欣賞別人的優點,包容別人的缺點。
關愛和接納對每一個正常人來說,是很健康的表現。為了從事工作或達到某種目標,適度關心自己是絕對必要的。因此,要想活得健康、成熟,就要“喜歡自己”,跟自己好好相處,做好自己的心靈醫生。喜歡自己的第一步就是不再以別人的標準來判斷自己,而是建立起自己的價值觀,然後付諸生活。同時必須學會接納,減少不必要的自我責備。有了自我接受,你會用一種欣賞的眼光去審視你自己。就會發現自己身上有許多可愛和閃光的地方。你接納了自己,就快樂了自己。
愛自己就不要苛求自己,再完美的人也會和一般人一樣犯錯誤,我們何必要因此而痛恨自己,不愛自己呢?有時候,我們要練習自我放鬆,取笑自己的某些錯誤,要學習喜歡自己。因為隻有喜歡自己的人,才會讓別人喜歡。
5.學會尋找心靈寄托
心靈寄托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當你處於絕望崩潰的邊緣時,它會給你帶來光明和希望。
心靈上的寄托,完全是屬於你私人靈魂深處的東西。它不一定有很大的意義,不一定有什麼積極的目的,它隻是你精神上的一片私人的園地,是你靈魂的一個小小的避風港,是你躲避世俗牽絆的堡壘,是你可以在那裏找到自己,和自己心靈懇談的一個秘密的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