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保持一份理智,有理智才會有優雅,“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這才是做人真正的基調。
傳說有一條勇敢的魚生活在渤海口,它發誓要遊到高原去實現生命的價值。逆流而上的它,頑強地拚搏,遊泳技術很好,頭腦也很機敏,穿過了漁民們布下的一道道漁網,也逃過了大魚吞食的嘴巴,一會兒衝過淺灘,一會兒穿過激流。
它遊過了一個又一個危險地帶,過了山澗,擠過了石罅,終於遊上了高原。群魚們為它歡呼,大家都把它視為勇於拚搏奮鬥的英雄。
可是,這位受魚尊敬的英雄,剛想朝歡呼的同類擺擺尾巴,卻已經不行了,它被凍成了冰。多少年過去了,它一直保持著遊動的姿勢,凝固在唐古拉山的冰塊中。
有人說它是一條勇敢的魚,逆行了那麼遠、那麼長、那麼久,應該是一位英雄。然而卻還有人說:它雖然稱得上勇敢,但隻有偉大的精神,卻沒有偉大的方向,它沒有遵從自然規律和曆史的選擇,曆盡了艱辛,得到的卻隻能是死亡。
勇敢是成功者必備的品格,但是在勇敢的背後更需要理性的思維、理智的心理。盲目地去追求,非但不會有所收獲,反而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同樣,由於不夠理智,史玉柱的巨人集團倒閉在蓋一座巨人大廈上。巨人集團為什麼要蓋這樣一座超出自己財力、物力,並且可能巨人集團再有100年也用不了的大樓?巨人大廈原來準備蓋38層的,後來為什麼漲到70層?
史玉柱解釋這個問題:“38層的想法出來不久,1992年下半年一位領導來我們公司參觀,看到這座樓位置非常好,就建議把樓蓋得高一點,由自用轉到開發地產上。於是,我們把設計改到54層。後來,很快又把設計改到64層,此中有兩個因素:一是設計單位說54層和64層對下麵基礎影響都不大:二是我們也想為珠海市爭光,蓋一座標誌性大廈。當時廣州想蓋全國最高的樓,定在63層,我們要超過它。1994年初又一位領導來視察珠海,同時要參觀巨人集團,我們大家覺得64層有點犯忌諱,集團幾個負責人就一起研究提到70層,打電話向香港的設計師谘詢,對方告之技術上可行,所以就定在70層。”
聽了史玉柱的這番話,你的感覺是什麼?是不是像兒戲,好像孩子過家家?這樣搞企業,怎麼能夠不敗!巨人大廈原來預算為2億元,工期兩年,加高到70層後,預算變為12億元,工期拖長到6年。後來史玉柱將巨人集團的所有流動資金都投入到巨人大廈,加上在香港賣樓花的錢,也填不滿這個黑窟窿。最後巨人大廈沒有蓋起來,巨人集團已經倒下了。
巨人集團倒下後,史玉柱痛定思痛,總結經驗教訓。史玉柱說:“目標越大風險越大,如果不經過理智地分析,科學地論證,必然損失慘重。”巨人大廈最終沒有拯救巨人,幾乎拖垮了整個公司。其失敗的根本原因就是決策者一時衝動,不夠理智的必然結果。
人生路上,隻有理智的思維才能拯救快樂,不理智是事業失敗,人生煩惱的導火索。
生活中,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保持冷靜和理性的思維狀態,衝動是魔鬼。一個理智的人必然是一個快樂的人,因為理智的人可能會失誤,也可能會失策,還可能會失真,但他決不會失迷,不失迷的人永遠是快樂的追隨者。
3.智慧就是一種轉化能力
成功者和不成功者之間的差別是前者是用智慧做事,後者隻是機械地操作而已。智者總是把機會轉化為獲得財富的開始,而非智者總是把機會轉手給別人拿走。
運用智慧的力量會無往不勝。任何事情都是有竅門的,問題是會不會發現它。
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奪得了世界冠軍。當記者問他憑什麼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隻說了這麼一句話:憑智慧戰勝對手。
當時許多人都認為這是個偶然跑到前麵的矮個子日本人在故弄玄虛。因為,具有一點點體育知識的人都知道:要想在馬拉鬆賽中獲勝憑的是體力和耐力,說用智慧取勝確實有點難以令人相信。
也就是在兩年之後,山田本一在意大利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中又一次奪冠。麵對記者問及他是怎樣取勝的。他還是那句話:憑借智慧戰勝對手。這讓人們越來越覺得不解了,對於他說的智慧到底指的是什麼疑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