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凡事要往好處想
若凡事皆能往好處的、樂觀的方向看,必將會希望無窮;反之,一味地往壞的悲觀的方向看,定覺興致索然。
人生如變幻莫測的天空,瞬息陽光燦爛,白雲悠揚,彩虹飛架;瞬息烏雲密布,電閃雷鳴,風狂雨暴。無論風雲如何變幻,我們都要遇事往好處想。
我們常常見到這樣一尊佛像,他整日捧腹大笑,看起來特別具有親和力及喜悅感。他便是“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的彌勒佛。
彌勒佛之所以有令人敬服的特質,就在於他的“豁達大度”。一件事有許多角度,如有好的一麵,亦有壞的一麵,有樂觀的一麵,亦有悲觀的一麵。就好比一個碗缺了個角,乍看之下,好似不能再用;若肯轉個角度來看,你將發現,那個碗的其他地方都是好的,還是可以用的。
看一個隻有3歲的小女孩兒,晚餐時,每每執著湯匙要“自己來”,但次次皆被母親奪走,而母親通常的回答是:“你還不會。”親屬造訪她們家時,小女孩兒竟改口道:“你幫我。”由此可見,孩子的熱情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澆滅後,便容易產生依賴性。久而久之,將變成一個怕做錯事而受嘲罵、缺乏自信的人,等到將來長大,自然會畏畏縮縮,沒有勇氣嚐試突破困境。
凡事往好的方麵想,自然會心胸寬大,也較能容納別人的意見。寬大的心胸,不但可以使人由別的角度去看事情,更能使自己過著怡人而自得的日子。
豁達一些,也要大度一些。就拿鞋子來說吧,我們買鞋子都知道要多預留一點空間,否則穿久了,會因腳和鞋子摩擦得太厲害而起水泡,甚至磨破皮,以致痛苦難忍。又如赴約,應提早五分鍾或十分鍾到場,也一定比剩一分鍾趕到的心情輕鬆多了。諺雲“宰相肚裏能撐船”,英國首相丘吉爾就是最好的例證。他對於化解憤怒的方法更是幽默。有一次,演說前有一位不讚同他的人,遞了張紙條給他,上寫著“笨蛋”二字,丘吉爾看了之後,並沒有生氣或不悅的顏色,隻是拿著那張紙條幽默地說:“我常常接到許多忘了簽名的信,今天我第一次接到沒有內容,卻有簽名的信,難道這是他的簽名嗎?”隨後將紙條展示給在座諸位觀看,引得哄堂大笑。
憤怒是不好的情緒,但大多數的凡夫俗子往往控製不住它,隻有少數有智慧、有度量的人才能適時疏導這種不好的情緒。
生活中我們或許都經曆過這種情景,就是盛怒之後,再反省便會發現:“我當時也可以不必那麼憤怒的,其實事情也不是那麼嚴重,不知道他(受氣者)現在的感受如何?”但當遇到那種使人憤怒的情景時,往往會按捺不住怒火。因此,我們必須透過日常生活不斷地磨煉自己,使自己也擁有化解、疏導憤怒的智慧和能力。
由於我們不是頓悟的聖者,便隻有靠著“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的功夫,使自己臻於能忍辱、能容人的境界。是的,希望我們都能在生命之河的洗煉中,慢慢磨去我們不知足的壞習性,使我們也能邁向圓融的人生。
我們應該效法彌勒佛笑口常開的個性,並學習他用積極開朗的態度去解決一切問題。在這充滿爭鬥的繁華世界之中,唯有以最自然無爭的態度,並處處流露服務他人的意念,才能散發人性至真、至善、至美的光明麵。
2.用理智思維拯救快樂
理智是人的最高天賦,是人生最有價值的財富,失掉了理智就是失去了做人的一切。
在人生路上,當我們遇到坎坷、挫折和危險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冷靜的頭腦,不要被一時的困境衝昏了頭腦,隻有保持理智的思維才能拯救快樂。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位美國空軍飛行員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我獨自擔任F6潑婦型戰鬥機的駕駛。頭一次任務是轟炸、掃射東京灣。從航空母艦上起飛後,飛機一直保持高空飛行,然後再以俯衝的姿態滑落至目的地90米上空執行任務。然而,正當我以雷霆萬鈞的姿態俯衝時,飛機左翼被敵軍擊中,飛機頓時翻轉過來,並急速下墜。”
“我接受訓練期間,教官一再叮嚀說,在緊急狀況中要沉著應對,切勿輕舉妄動。當飛機下墜時,我就隻記得這麼一句話,因此,我什麼儀器按鈕都沒有亂動,我隻是靜靜地想,靜靜地等候把飛機拉起來的最佳時機和位置,最後,我果然幸運地脫險了。假如我當時順著本能的求生反應,未待最佳時機就胡亂操作的話,必定會使飛機更快地下墜而葬身大海。”他又強調說,“一直到現在,我還記得教官那句話:‘不要輕舉妄動而自亂腳步;要冷靜地判斷,抓住最佳的反應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