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當你遇到麻煩束手無策的時候,你不妨換一種思路,跳出慣性思維,也許你馬上就能找到一條新的道路,一個新的目標,一種新的境界。換個思路,也許就有了出路!否則,你的人生道路隻會越走越窄。
兩個老板在一起聊天的時候,說起自己的員工。一個老板說:“我的公司有這樣三個人,一個喜歡尋根究底,嫌這嫌那;另外一個總是憂心忡忡,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擔憂;第三個人每天無所事事,喜歡到處亂逛。我實在受不了,過幾天我一定要炒了他們。”
另外一個老板想了想說:“這樣吧,你幹脆讓他們到我的公司來上班吧,省得麻煩。”第一個老板高興地答應了。
那三個人到了第二個老板的公司後,喜歡尋根究底的那個人被安排去做質量監督,總是憂心忡忡的那個人被安排去做安全保衛,而喜歡閑逛的那個人則被安排去做業務和宣傳。
一段時間以後,這三個人都做出非常出色的成績,而他們所在的公司也取得了迅速的發展。
同樣的一個人,在不同的崗位,就會有不同的表現。所以說,隻要你的方向走對了,沒有做不成功的事。
工作中,有些人不願意去思考,總是用固有的眼光去看待眼前的事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然而事物是變化的,如果總是按照以往的思路去做事,便很難取得出色成就。
有兩個小夥子,一個叫實,一個叫新,他們住在同一個村裏,兩人均在家待業,有一天,兩人同時收到一個招聘消息:招兩位年輕人給另外一個偏僻的村子送水,兩人興致勃勃地去參加應聘,結果都被錄用了。
實是一個實在的人,他覺得工作來之不易,一定要好好幹。於是,他每天早早起床,然後拎著水桶去距村千米之外的湖邊提水,然後挨家挨戶地送水。憑著結實的身體和踏實的工作態度,實每天都能夠掙到不少錢,心裏也非常高興,唯一覺得不舒服的,就是有點累,但還是比較滿足,他認為:年輕人累點沒什麼。
新接到工作後,並沒有像實那樣立即去買工具去提水。新在琢磨,如果單靠體力掙錢,不但太累,而且效率也不高,既然是工作,就該有進步,這樣幹起來才有動力,於是,他想到了修渠。後來,渠道修好了,輸水管道很快進了村民的家門口,水源源不斷地流向村民家中,錢也在不斷湧向新的口袋。
與新相比,實的工作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村民的需求,他所掙的錢也就越來越少,生活依舊忙碌和辛苦。
同是一種工作,兩人的實施方式不同,取得的成就也有著很大的差別,生活就是這樣,新奇的想法和思路總是眷戀愛動腦筋的人。
人與人最大的差別是脖子以上的部分,不同的思路最終導致了不同的人生。我們必須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創造,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5.從悲劇中找到喜劇
任何一個悲劇後麵都必須隱藏著一個喜劇,這正如一個喜劇後麵都隱藏著一個悲劇一樣,我們要善於用心去尋找背後的喜劇,而忘記悲劇。
悲劇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凡是得道的人,凡是開悟的人,凡是活得瀟灑的人,都是能從悲劇中找到喜劇的人。從周文王、孔子、老子、莊子到司馬遷,從尼采、貝多芬、海倫·凱勒到史蒂芬·霍金,都莫不如此。
從前,有一位禪師帶有一個徒弟,師父忙於自我修煉,於是他便打發徒弟到紅塵中去了解世人,去修俗禪,因為年輕人都缺乏體驗。
弟子是一個實在的人,他從小就失去了雙親,他長得醜陋,因此他對自己毫無信心。但師父交代的事,他還是要及時完成的。因為他感激他的師父收留了他。所以他從一個村子參禪到另一個村子,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曆經了半年時間,總算完成了師父給他出的難題。
當他回到師父身邊時,一臉愁眉苦臉。師父便問其緣故。他哀傷地歎道:我發現了一個人生的原則,就是生命是一場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悲劇。唉!人活著沒有一點意思可言。師父一聽此話疑慮了一下道:說來聽聽。
徒弟便講道:鮮花再美麗,但那種美麗隻是短暫的,很快便凋零了。美女再漂亮,但那隻是短暫的,沒幾年臉上便布滿了皺紋。春天再爛漫,但那隻是短暫的,很快被秋風取代,被嚴冬扼殺。英雄再英勇,但那隻是短暫的,當他老了後便豪情全失。快樂再幸福,但那隻是短暫的,它很快便被痛苦取代。智能雖然可敬,但那隻是短暫的,很快便被新的愚昧所占據。總之,這個世界有的隻是無邊的痛苦,隻是無窮無盡的悲劇。悲劇是大地,是大海,我們無論腳落在何處,你都注定是落在悲劇上。唉!生命太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