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到了一個偏遠的小山村,父親找了一家最窮的人家,在那裏待了3天。
回到家以後,父親對兒子說:“怎麼樣,這次旅行還愉快嗎?”兒子興奮地回答說:“非常棒。”父親興趣盎然地讓兒子談談自己的想法。
兒子開心地說:“他們家要比咱們家富有得多。你看,咱家隻有一隻小狗,而我卻發現他們家養著一隻大狗兩隻小狗;咱家僅有一個小遊泳池,可他們家卻有一個很大的水庫;咱們家的花園裏隻有一小片的花草,可他們房子後麵卻有漫山遍野的花;咱們家什麼蔬菜也沒有,而他們家卻種滿瓜果蔬菜!”
聽完兒子的感想後,父親再也無話可說了。
兒子搖著父親的手又說道:“爸爸,我現在才知道原來咱們家是那麼的貧窮。”
孩子的世界裏沒有黑暗,到處都是明媚的陽光,他們不懂得世間的疾苦,也缺少了大人們那份多愁善感,他們眼中的世界一片和平美好,四處散發著美麗的光芒。因此,孩子的幸福快樂要比大人多幾倍,甚至幾十倍。
為了尋找幸福美滿的生活,我們需要效仿孩子,用那顆純真的心去看待世間發生的每一件事。如果可以做到這一點,哪裏還會有那麼多的不如意?如果可以做到這一點,生活中每一個微小的驚喜都可以讓你被快樂圍繞。
有位老師問她七歲的學生:“你幸福嗎?”
“是的,我很幸福。”她回答。
“經常都是幸福的嗎?”老師再問道。
“對,我經常都是幸福的。”
“是什麼使你感覺幸福呢?”老師繼續問道。
“是什麼我並不知道。但是,我真的很幸福。”
“一定是有什麼事物才使得你幸福的吧!”老師繼續追問著。
“是啊!我告訴你吧!我的玩伴們使我幸福,我喜歡他們。學校使我幸福,我喜歡上學,我喜歡我的老師。還有,我喜歡上教堂,也喜歡上主日學校和其中的老師們。我愛姐姐和弟弟。我也很愛爸爸和媽媽,因為爸媽在我生病時關心我。爸媽是愛我的,而且對我很親切。”
老師認為在她的回答中,一切都已齊備了——和她玩耍的朋友、學校、教會和她的主日學校、姐弟和父母。這是具有極單純形態的幸福,而人們最高的生活幸福亦莫不與這些因素息息相關。
後來。這位老師也曾向一群少男、少女提出過相同的問題,並且請他們把自認為“最幸福的是什麼”一一寫下來。他們的回答同樣令人覺得感動。這是少男們的回答:
“有一隻雁子在飛,把頭探入水中,而水是清澈的;因船身前行,而分撥開來的水流;跑得飛快的列車;吊起重物的工程起重機;小狗的眼睛……”
以下則是少女們對於“什麼東西使她們幸福”的回答:
“倒映在河上的街燈;從樹葉間隙能夠看得到紅色的屋頂;煙囪中冉冉升起的煙;紅色的天鵝絨;從雲間透出光亮的月兒……”
雖然這回答並沒有充分表現出幸福的完整性,但無疑是孩子們最真實的表達,其實幸福和快樂就這麼簡單,隻要你用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你的世界就會充滿無限陽光。
想要成為幸福而快樂的人,重要的秘訣便是:擁有清澈的心靈,可以在平凡中窺見浪漫的眼神,以及單純的精神。以出世的心態做人,向孩子的心靈看齊。
4.以德報怨天地寬
寬容是人生的一種美德,以德報怨則是寬容的至高境界。
也許我們可以寬容一個人的錯誤,可以寬恕別人對我們的傷害,可是要做到不計前嫌,不但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即以德報怨,似乎就不那麼容易和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