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共三光而永光(下)(1 / 3)

莊周知古始,明道紀,再看封神演義真是一觸即通,洪鈞應該在人皇九頭氏的時代就已經開始出現了,當時還有老子等三人拜他為師,這就是玄黃世,後來共工撞不周山,九頭氏的文明遭到嚴重損失,當時連紀年都丟掉了,這段時間就是道門所說的混沌。

中國神話史便從此開始了,分為兩條線,一條是女媧伏羲一脈的,這兩人都是神族,是繼承九頭氏一脈而來的土族正統,主要是女媧補天造人,天皇伏羲定紀年,他參悟九頭氏河圖洛書,又融合神族五行大道,創先天八卦,這就是後世五行八卦的起源。

另一條線是洪鈞和三清一支,主要是洪鈞證道,創立玄門,傳下太極兩儀四象之道,由於這時女媧伏羲神族一脈才是主體,所以洪鈞之名不顯,這時洪鈞應該還沒師法盤古煉先天混元一氣,還不是混元聖人,相對於女媧伏羲一支並沒有絕對優勢。

事情在軒轅氏的時代出現了變化,當時軒轅部落搞出了男耕女織,生產力超過了其他部落,對此天皇伏羲的反應是,這會讓人沉迷物欲,人心趨利,世風日下,是以智慧壞大道,於是把黃帝部落趕了出去,但是物質的誘惑是無法抵擋的,土族分裂了,有六個強大部落投靠了黃帝部落,結成了黃帝部落聯盟。

洪鈞和三清這時選擇了支持黃帝部落聯盟,派出了闡教二代弟子之首的廣成子做為黃帝之師,得到道門支持的黃帝部落聯盟和代表伏羲女媧正統的蚩尤部落聯盟正式對抗。

這就是逐鹿之戰的起源。

真正的較量其實是在逐鹿之戰背後完成的,洪鈞以太極圖和玄黃氣大破伏羲誅仙劍陣,強奪了土族五千年氣運,此後人皇一脈和人道一脈,便有五千年的糾纏,彼此即鬥爭又合作,最後相容相通,並為一家。

關於兩個惡根,其實是聖經所載的預言,說是古蛇的後裔要和女人的後裔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古蛇的頭,古蛇要傷女人的腳跟,這兩件事情有具體事件,更進一步說,這兩件事情其實代表了兩個惡根,多想一會,會明白的,我不好多說。

明古始,知道紀,絕非無用,能知道紀,便知道兩條線,一條是伏羲女媧,是人皇一脈,一條是洪鈞三清,是人道一脈,由此兩條線看去,便萬事皆明,觀上古之事如觀掌中之紋,了然於胸矣。

先前莊周認識其實都有誤區,以為人皇一脈有兩大源流,一是太古土族,一是人道,這是以軒轅黃帝為唯一正統的說法,但這樣便無法解釋上古的許多事情,仍是不通。

這時卻知道,其實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人皇和人道都是土族,一為神,一為仙,是土族中衍生出來的兩大支流。

這兩大支流彼此交纏,在後世衍生出無數故事。

由此便能一東西神話,曉華夏起源。

自盤古開天辟地,先有後世稱為皇天後土的東皇太一和地皇後土出世,當時有赤白青黃黑五種膚色之人,由五族天帝分管統治。

自後土尊皇隕落,便有人皇九頭出世,這兩位至尊都是土族。

此後九頭氏一脈便一直是洪荒天帝,九頭氏一脈統治末期,相續有五位天帝之名流傳下來,分別是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在伏羲女媧的時候,有共工撞不周山,混元河洛大陣被破,洪鈞定銀河,立玄門。

從此土族便有兩支,一支是伏羲女媧人皇一脈,一支是洪鈞三清人道一脈。

這兩脈有很明顯的不同,人皇一脈傳五行八卦,崇拜天帝,人道一脈傳太極兩儀四象,崇拜“天”,是一種非人格化的至高存在,兩者的信仰崇拜截然不同。

這兩脈第一次衝突,是在五千年前,在天上是洪鈞以太極圖和玄黃氣大破伏羲的誅仙劍陣,在地上是黃帝軒轅氏戰勝蚩尤氏,建立了炎黃部落聯盟,此後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以此之故。

但衝突還遠沒結束,炎黃二帝之後,便是堯舜禹。

關於堯舜禹的時代,主要有兩種說法,一是儒家的,說到堯舜禹便是三代之治,總之是很美好的,很羨慕,另外一種是後來的觀點,一說堯舜禹,就是禪讓,是一種原始民主製,搞的大家以為那個時候部落首領都是選出來的,也覺得很美好。

但是偏偏這個時期的中國神話史,卻出了兩個異常的現象。

第一是這個大家公認很美好很美好的時代,在中國神話史上卻是異常的慘烈和殘酷,流傳下來的神話當中,帝堯和帝舜時期,共有兩次滅世的浩劫,一次是十日並世,一次是大洪水,都是極度的慘烈,可說是祝融共工之戰和軒轅蚩尤之戰後所未有。

先是十日並世,說帝堯的時候,天帝的十個兒子,都是金烏,也就是太陽,從天上一起出來,結果地上人受不了,後來天神後羿射下了九個太陽,隻有一隻金烏躲在草叢裏才得以逃脫。

然後是大洪水,說天帝降下大洪水懲罰人間的百姓,也是帝堯的時候,這時帝堯雖然還在位,但其實已經把統治權交給帝舜了,結果天神鯀偷了息壤下界治水,沒有成功,帝舜就把鯀殺了,命令鯀的兒子大禹繼續治水,結果大禹治水成功。

第二是中國神話史從共工撞不周山開始,就好像一條線,沒有再斷過,前後時間繼承上很明確,對應的時代也很明確,非常清楚,但偏偏到了堯舜禹時代,這條線雖然沒斷,卻亂成一團,第一次出現了糾結,搞不清楚誰是誰了。

帝堯和帝舜時代神話傳說中的這個天帝到底是誰,他有十個兒子,都是金烏,造成了十日並世的慘劇,他自己發動了大洪水,這個天帝到底是誰。

他是有名字的,叫帝俊,十隻金烏是他的兒子,但是關於帝俊的身份就出現了疑問。

對此主要有兩種解釋,一是帝俊就是帝嚳,兩者是同一個人,但這樣就解釋不了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問題,因為史記記載帝堯原名放勳,就是帝嚳的兒子。

要是帝俊就是帝嚳,那不是父親打兒子嗎,何況神話中明確說帝俊的兒子是十隻金烏。

另一種是帝俊是東夷人的祖先,就是他孕育了後來的太昊和少昊,但是這個也不成立,因為史記中明確說過東夷的來曆,東夷是那個治水失敗被帝舜殺掉的天神鯀傳下來的。

史記是這麼記載的,帝舜請求帝堯“請流共工於幽陵,以變北狄;放驩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殛鯀於羽山,以變東夷:四罪而天下鹹服。”

這是一段非常關鍵的文字,可以解釋曆史上的很多問題。

先說流共工於幽陵,這個共工是帝堯的臣子,有人舉薦他去治水,沒成功,所以被帝舜給流放到幽陵去了,有人把這個共工和撞不周山的共工聯係起來,說這次大洪水就是他引發的,造成了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