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孔雀國主再問道,莊周開示真功德(1 / 3)

在帝堯和帝舜的時候,炎黃部落聯盟便遭到了來自天帝帝俊的兩次攻擊,一次是十日並世,一次是大洪水。

也就是這時炎黃部落聯盟暴露出了自己本質的虛弱。

凡人根本無法對抗擁有超自然力量的天帝,兩次災難,十日並世是借助了天神後羿的力量,大洪水是借助了天神鯀和他的兒子大禹的力量。

帝堯和帝舜都是凡人,根本不像黃帝,能驅使諸神,都沒神通。

沒神通也就算了,偏偏在大地上就活動著這麼一群人,大家都知道他們有著非凡的力量,當時神人混居,他們也在地上活動,老在你身邊晃,今天殺個啥怪獸,明天滅個啥怪獸,很煩人啊。

這種問題越來越嚴重,尤其是炎黃部落聯盟,當年黃帝拉了很多神族部落進來,這種有神通的人還非常多,問題就更嚴重了。

最終矛盾激化了,舜帝以治水不利的理由誅殺了天神鯀,卻又命令他的兒子大禹繼續治水,從傳說來看,天神鯀偷天帝息壤治水,其實是一片好心,就算不成,也不能怪人家吧,是方案不對的緣故,前一個治水不成功的共工也隻是被流放了而已,但鯀偏偏就被舜帝殺了。

天神鯀的後裔就是後來的東夷,大禹領著他們接著治水,這次采用疏導的辦法,終於解決了問題,在長時間的治水過程中,大禹都事實上脫離了舜帝的管製,一個人在外麵自己就是老大,手下彙聚起了一批忠實班底,這些人很可能都有神通。

隨著治水的不斷成功,大禹的威望越來越高,而且他三過家門而不入,品德也很高,老百姓都很敬仰他,而同時期的舜帝卻開始年老了。

當時蚩尤九黎氏的後裔三苗已經被舜帝降伏,流放到西方去了,外部的敵人已經解決,內部的問題開始浮出水麵,所以,治水成功的那一刻,一切如同預料閃電般發生了。

虞舜將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禪讓給大禹,這是第二次禪讓。

然後虞舜被迫以老年之齡南巡,到後來的湖南北部一帶,可能就是在這裏,他遭到了殘留的三苗貴族的刺殺,死在了蒼梧山。

虞舜死後,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南下尋找他的屍骨,沒有找到,隻留下一段湘妃竹的傳說。

大禹又稱夏禹,是為有夏氏,他的父親是天神鯀,天神鯀是東夷人的始祖,後來大禹在會稽山召開諸侯大會,斬殺遲到的防風氏,從此有夏氏威震天下,不久夏禹身死,他的兒子夏啟建立夏朝,西方有個叫有扈氏的部族不服,被夏啟擊敗,此後夏朝就鞏固了自己天下之主的威權,直到夏桀殘暴,被商湯取代。

這個沒有曆史記載的夏朝,很明顯是一個東夷人政權,並不是以炎黃部落聯盟為基礎的,一直到後來,截教扶持商朝,闡教扶持周朝,炎黃部落聯盟才卷土重來。

大禹的有夏氏,代表的其實就是人皇一脈,曾經在虞舜之後建立千年統治,直到後世西周滅商,東夷人仍在東方保持強大的力量,商紂就是因為把主力調去征討東夷,結果被西周乘虛而入,牧野之戰時隻好組織了一批奴隸上陣,奴隸倒戈,商朝因此滅亡。

封神之戰的時候,老子做歌說,“一統華夷屬道門”,蓋此時東夷仍存。

周朝的時候,華夏一詞正式出現。

華者,炎黃也,蓋炎黃皆出伏羲女媧華胥氏,是故以華自稱。

夏者,夏禹有夏氏也,又名東夷。

華夏民族自此成焉。

又有夏氏究其源頭,亦出伏羲女媧華胥氏。

是故華夏又稱中華。

為萬國之中,為華胥後裔,至尊至榮,至高至貴,吾民莫忘也。

共工撞不周山,以天柱折斷為標誌,此前為天地玄黃世,此後為宇宙洪荒史。

天柱折,是道紀起始。

自天柱折到薑子牙封神,雷火瘟鬥、三山五嶽、周天群星列宿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俱都在位,天庭正式統治三界,這段時間便是釋迦摩尼如來所說過去莊嚴劫,是過去諸聖的曆史。

自封神而後,到耶穌降世,並於十字架上受難複活,這段曆史,便是現在賢劫。

在現在賢劫,神仙兩道的衝突並未結束,是在衝突中融合,融合中衝突。

由於炎黃和東夷在周朝時已經融合,華夏民族已經形成,這次衝突其實是外來的,根源在被驅逐的三苗西戎一係。

且說西周末年,犬戎攻破鎬京,

這個犬戎就是三苗所化西戎的一個分支。

在這次事件中,有一個勢力脫穎而出,就是後來的秦。

秦的先人是非子,他是給周王室放馬的,因為養馬養的好,所以周王室賜給了他一小塊封地,這就是秦的起源,最初秦隻是一個王室附庸,地位很低,除了養馬之外,秦整天就忙著和戎的作戰,因為周王室賜給的這塊封地在甘肅天水,和當年帝舜遷三苗的地方靠的很近,西戎在這裏仍然保持著強大的實力,秦必須得不斷的打仗,才能生存下去。

當時秦受戎的文化影響非常大,後來秦東遷後,被山東國家看著是野蠻人,非諸夏之國,有很重的西戎文化烙印,也就是三苗西戎一支傳承下來的東西。

犬戎攻破鎬京的時候,是秦為當時的平王東遷提供了武力保護,平王很感激,把秦的地位從附庸提高為國,從此,秦在名義上就和山東國家平齊了,都是周王室的諸侯國,可以平等的打交道了。

而且秦還得到了一個更大的實質性收益,因為周王室東遷,犬戎又被打退了,原來的鎬京地區就無主了,這是原來周王室統治的核心地區,西周在這裏經營了多年,雖然遭到了戰亂的破壞,但是剩下來的還是很可觀的,這些都歸了秦。

隨著秦的東遷,他接收了周王室遷都後留下的政治遺產。

從此秦就不怎麼和比秦更野蠻的戎打交道了,而是一心和當時被認為是文明之國的山東國家打交道。

因為接收了周王室的政治遺產,所以在春秋戰國時期,秦一出場就是霸氣十足,而且隨著諸侯兼並戰爭的不斷進行,秦的力量越來越大,到了後來戰國隻剩七雄,明顯以秦為首。

後來始皇帝嬴政掃平六國,一天下,建立了秦朝。

秦朝也有祭祀,他的祭祀和周朝不同,周朝講的是敬天法祖,天是洪鈞所立之天,祖可以追溯到伏羲女媧,是神仙合流的,秦朝不是,他是祭的天帝,因為秦自認居水德,所以隻祭四方天帝,不祭黑帝。

這個很明顯是從西戎學來的,因為當時東方的文明程度已經很高了,所以大規模的超自然力量已經徹底退出了舞台,不再是堯舜禹時代那樣神人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