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小心銷售中的話術地雷(1 / 3)

“真的嗎?”該被列為銷售禁語

楊先生去商場買材料準備組裝計算機,但銷售小姐不知道有意還是無意,他一說要什麼,比如“DVD刻錄器”、“那個黑色的外殼”——她的回應十句有九句隻有這幾個字:“真的嗎?”“你確定要嗎?”讓朋友愈講愈心虛,心想自己是不是遇到高手,怎麼這位小姐對他要的每樣東西規格都這麼心存懷疑?不過來到這個地方就是要教學相長,於是他虛心開口:“那請問你推薦哪一款?”

隻見銷售小姐小口微張尷尬笑笑:“哎呦!我連CPU是什麼都不懂,你怎麼會來問我?” 楊先生當場啞口無言,心想她那些“真的嗎?”難道是說著玩的?

根據心理學家研究,一個人的口頭禪如果是消極的,通常表示他們的人生經驗總是失敗或是容易被騙,造成他們在與人交涉時,自然顯露出這種畏畏縮縮、舉棋不定的語句。其實每個人難免都會有一兩句掛在嘴上的口頭禪,但是像“真的嗎?”“你確定嗎?”這種懷疑句型的口頭禪,往往會成為銷售時的阻礙。試想,如果你在買東西時,有人一直發出這種質疑的聲音,你還能買得高興快活嗎?多半會開始覺得對方是不是想暗示你什麼。

歐先生剛搬新家時,有天去專賣店挑窗簾,好不容易找到一個適合的顏色,店員的一句:“你真的要這一款嗎?”讓歐先生忍不住再看了一次花色,心想該不會是有什麼沒發現的問題吧?結果好像愈看愈怪,最後他幹脆放棄,再到別處找了。

像這種疑問句類型的響應,平常說說可能沒什麼關係,但在銷售過程中,卻容易給客戶“是不是挑選的產品有問題”的感覺,就算真的沒問題,也會讓客戶覺得你在質疑他的眼光,客戶“龍心不悅”,想銷售順利當然就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

【口才錘煉箴言】

身為產品和客戶間的媒介,如果客戶不信任你,你又怎麼期待他去信任產品呢?如果你希望自己在客戶心中是值得信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設法戒掉“真的嗎?”這種消極的口頭禪。

“都是為你好”是另一種強迫推銷

一些業務員在介紹新產品時,看客戶似乎一點都不心動,總會好意加上一句:“我希望你買,真的都是為你好,現在不買以後就買不到了……”

聽到他們這麼“為你好”,客戶也許不僅一點感動也沒有,反而會暗自不悅,嘀咕著:“難道我會不懂買什麼對我比較好?”

更嚴重點的,還容易讓人覺得你在貶低他。這是因為,客戶也都懂得為自己打算,你說出“都是為你好”的時候,好像就在暗指他不懂做對自己最好的決定,有些自主性較高的客戶,聽到這句話說不定就擺臉色給你看了。

有位脾氣很硬的先生,幾乎每次都在抱怨這類事情。比如有銷售員“為了他好”要賣他雞精,他會說:“他以為光喝雞精就不用補充其他營養?又不是仙丹!他擺明了就隻是想賣東西而已。”也有銷售員說為了他好,要賣保險給他,他說:“我自己需要什麼保障我會不清楚?拿那種儲蓄產品來賣給我,明明就是為了衝業績不顧我的死活……”他說,每次有人用這種話術來銷售,都讓他很火大,因為擺明了就是想用這種關懷式的人情壓力來強迫推銷。

這也怪不得客戶多疑,終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你“有目的地為他好”,尤其當你推薦的是能讓自己本身獲利的商品,難免就會讓客戶多想了。

對一般人而言,“強迫推銷”絕對不是正麵名詞;尤其如果你對具有以下這些特征的人使用“強迫推銷”法,成功的幾率大概等於零:

1.臉型偏方:他們有自己的堅持,你越是強迫他們,他們就越容易對你反感,好言好語尊重對方才是成功要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