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就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這則寓言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沒有行動,你就抓不住機會。
古時候有一個和尚,決定要到南海去,但他身無分文,況且路途遙遠,交通又極不方便,但他沒有被這些困難所困擾,他隻有一個信念,一定要到南海去。
於是,他便沿途化緣,一步一步往南海的方向邁進。路過一個村莊化緣時,他碰到一個富和尚,富和尚便問他:“你化緣幹什麼?”
窮和尚回答:“我要去南海!”
富和尚不由哈哈大笑起來,“憑你也想到南海,我想到南海的念頭已經好幾年了,但還一直沒有準備充分。像這樣貧困的人,還沒到南海,不是累死就是餓死了。還是找個寺廟安穩度日吧!”
窮和尚不為所動,固執地說:“我遲早一定要趕到南海。”
幾年以後,窮和尚從南海返回,又到這個地方看望富和尚,這時富和尚卻還在準備他的南海之行。
要想抓住機會,必須積極地努力,積極地奮鬥。成功者從來不等待,不拖延,也不會等到“有朝一日”再去行動,而是今天就動手去做。他們忙忙碌碌幹好一天之後,第二天又接著去幹,不斷地努力、失敗,直到成功。
人們等待機會,他們究竟在等待些什麼,有兩種情況:
(1)等待貴人扶持;
(2)等待一切預備妥當。
出門遇貴人,是值得慶幸的事。通常遇貴人是運氣,是偶然的意外,可就偏偏有人誤認為是必然;於是,什麼也不幹,隻等貴人的出現,滿以為靠他扶持一把,自己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出人頭地了。
這種等待貴人出現的心態,其實是希望不勞而獲,吃免費的午餐,這種心態也成為不去努力苦幹的借口,引導著自己越陷越深。
如果我們細心想一想,不難發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這樣一個真理:積極行動的人不一定會獲得機會,但能夠抓住機會的人一定付出了積極的行動。
命運從來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要由自己去爭取和改寫,任何把希望寄托在他人或外界事物上的人,都不可能抓住機會。如果你和戀人吵架了,大打出手,鬧得不亦樂乎,導致了兩人暫時的分開,這時候,你會怎麼做呢,是等待著戀人來向自己賠禮道歉,還是等待著上天能夠幫你一把,把你的戀人重新安排回到你的身邊呢?顯然,這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的方法,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人選擇這樣去做。最好的解決辦法,當然是自己找一個合適的機會約戀人單獨出來,向對方賠禮道歉一番,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喚起對方的理解,也喚回你們之間那份來之不易的感情。這樣做,才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才是自己去爭取抓住機會。
同樣的道理,當我們麵臨求職的時候,是坐在家裏“耐心等待”,還是積極主動去“踏破鐵鞋”呢?不在自己的腿上下工夫,不靠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毛遂自薦,你隻會錯失良機,永遠都得不到求職單位的青睞;然而,如果你堅持不懈地奮鬥、尋覓、付出……也許有一天你腳下踩的就是一個金礦。
有一位名叫西爾維亞的美國女孩,從她念大學開始,就一直夢寐以求地想當一名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她覺得自己具有這方麵的才幹,因為每當她和別人相處時,即使陌生人也願意親近她並和她暢談,她知道怎樣從別人的嘴裏掏出心裏話。她的朋友們稱她是他們的“親密的隨身的精神醫生”,她自己常說,隻要有人願意給我一個上電視的機會,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
但是,她為自己的理想做了什麼呢?其實什麼也沒做,她在等待奇跡出現,希望一下子就能當上節目主持人。
西爾維亞不切實際地等待著,結果什麼奇跡也沒有發生,誰也不會請一個毫無經驗的人去擔任電視節目主持人,而且,節目的主管也沒有興趣跑到外麵去搜尋天才,都是別人去找他們。
另一位叫辛迪的女孩卻實現了西爾維亞的理想,成為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辛迪並沒有白白等待機會的出現,在大學畢業之後,她跑遍了洛杉磯的每一個廣播電台和電視台,但是,每個地方的主管對她的答複都差不多:“不是有幾年經驗的人,我們不會雇傭。”
但是,辛迪沒有退縮,也沒有等待機會,而是走出去尋找機會,她一連幾個月仔細閱讀廣播電視方麵的雜誌,最後終於看到一則求職廣告:北達科他州有一家很小的電視台招聘一名預報天氣的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