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抓住機遇不如創造機遇(1)(2 / 3)

這時,一位長髯老人來到懶漢麵前問道,“你抓住它了嗎?”

“抓住它?它是什麼東西?”懶人問。

“它就是機遇呀!”“天哪!我把它放走了。不,是我把它攆走了!”懶人後悔不迭,急忙站起身呼喊機遇,希望它能返回來。

“別喊了,”長髯老人說,“你剛才已經把它放棄,讓我告訴你關於機遇的秘密吧,它是一個不可捉摸的家夥。你專心等它時,它可能遲遲不來,你不留心時,它可能就來到你麵前;見不著它時,你時時想它,見著了它時,你又認不出它;如果當它從你麵前走過時你抓不住它,那麼它將永不回頭,使你永遠錯過了它!”

“天哪!那可咋辦呀,我這一輩子不就失去相遇了嗎?”懶人哭著說。

“那也未必,”長髯老人說,“讓我再告訴你另一個關於相遇的秘密吧,其實,屬於你的機遇不止一個。”

“不止一個?”懶人驚奇地問。

“對。這一個失去了,下一個還可以出現。不過,這些機遇,很多不是自然走來的,而是人創造的。”

“什麼?機遇可以創造?”

“對。剛才的一個機遇,就是我為你創造的一個,可惜你把它放跑了。”

“太好了,那麼,請您再為我創造一些機遇吧!”懶人說。

“不。以後的機遇,隻有靠你自己創造了。”

“可惜,我不會創造機遇呀。”懶人為難地說。

“那麼,現在,我教你。首先,站起來,永遠不要等!然後,放開大步朝前走,見到你能夠做的有益的事,就去做。那時,你就學會了創造機遇。”

三、成功者善於創造機遇

在人生的旅途上,一次偶然的機遇,導致了偉大而深刻的發現,使科學家因此成名;一個突如其來的機遇,使有的人大展才華,幹出了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從而名垂青史;甚至一次意外的事變,竟影響了一個人的人生,對他的發展起著轉機作用……凡此種種,在實際生活中都是常有的。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頭麵人物士光敏夫就是如此,他從高等工業學校畢業後,到一家新成立的造船公司任工程師,負責為巴西建造兩艘高速貨輪。交貨後,由於巴西引水員領航出了錯,一艘貨輪出港時撞在碼頭上,但貨輪隻有輕微損傷,次日仍正常啟航。誰又能料到,竟是這一偶然的事故,使日本造船業聲威大振,訂貨者紛至遝來,僅10年工夫,就打進了世界造船市場。據說,當時世界上10艘貨輪中就有8艘是日本貨,士光敏夫則被巴西請去創建造船業。很明顯,士光敏夫後來能登上統領日本經濟界的寶座,也和這次事故有很大關係。

四、創造機遇能贏得成功

把握機遇需要一定的表現力。《水滸傳》中高俅的發跡是從一腳好球開始的;大太監李蓮英因為會梳“瓣瓣頭”而得到慈禧太後的賞識。很多人的發跡很偶然,關鍵在於如何把握機遇。

人在不同的界麵可以獲得不同品味的機遇,如果能和上層社會交流,就可能會得到在上層發展的機遇,我們將這種策略稱為“得高術”。

我們曾說:是金子總會閃光的。人們表現自己的機遇很多,但必須主動地表現。是金子要自己閃光,不應該等待別人去發現你。

改變自己環境也是人生的表現方式,即常言所說:人挪活,樹挪死。一般說來,改變環境是個人表現的比較主要的方法,因為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中,人們會以全新的目光看待你,於是自己的長項可以得到長足的表現。30歲以前是人的主要表現階段,體驗不同的生活,經曆不同的工作,並在不同界麵表現自己,是一項重要的人生計劃。

衛國商人呂不韋30歲左右時,他與號稱邯鄲三千佳麗之首的朱姬邂逅相遇,不久呂不韋就為她贖身,將她接到家裏。

商人呂不韋特別善於利用機遇成本,他甚至以降低道德成本為代價,以提高機遇的成功率。呂不韋的人生道路很值得我們研究。

當時,秦國將秦昭王之孫——子楚(子楚是太子安國君的兒子)作為人質,送到了趙國邯鄲,呂不韋偶遇子楚,心想:“此奇貨可居也!”呂不韋對子楚說:“假如有一物品,人皆棄而不顧,我欲將此物投下全部財產買去,再通過手段,抬高其價,必將獲千倍幾萬倍的利潤,殿下可知我的意思嗎?也就是鄙人想以全部財產,將殿下買下。”落魄的子楚,欣然同意:“如果先生的計劃實現,我願與先生平分秦國。”於是,按照呂不韋周密的計劃,他將自己的一一半財產給子楚,讓其擴大聲望,另一半資產去秦國為子楚活動。於是,子楚在呂不韋的幫助下,順利地成為秦國的太子。接著呂不韋又把邯鄲歌舞姬獻於子楚,他對歌姬說:“商人把心愛的商品變成高價商品,這有什麼奇怪,為了抬高你的身價,隻有通過轉嫁才能辦到。”當時歌姬已經懷孕,呂不韋更加高興,說歌姬成為太子妃後,又可以做秦國的國母,於是,在呂不韋的安排下歌姬順利轉嫁子楚,並在10個月之後,生下一子,自懷孕算起,已是12個月,由於孩子是正月出生,便取名“政”。他就是秦始皇——呂不韋的兒子。

我們由秦始皇在中國曆史上的獨特地位,想到了呂不韋這個絕頂聰明的商人——他做了一筆空前絕後的大買賣!

在現代商業領域也不乏其例。中國的茅台酒在國際上評獎時,由於包裝平平,一直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眼看這次機遇就要失去了,一位中國商人突然靈機一動,佯裝失手將一瓶茅台酒摔在地上,頓時酒香四溢,滿堂震驚,於是,茅台酒就獲得了國際金獎。此舉就是對機遇的最好把握,一個小小的動作就改變了茅台酒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