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醫國和醫人(1 / 2)

年輕大夫笑道:“此茶中我放了些藥材,有去火清喉的效果。朋友你臉色有些暗淡,這些日子忙的厲害吧?你虛火旺盛,這茶可以幫你心清目明,化痰敗火。”

武安福心道這人雖然年輕,眼力倒是不錯,看來有兩把刷子,態度便恭敬起來道:“大夫說的正是,我前一陣子忙於公務,休息的也不好,經常覺得口舌幹燥,眼睛赤紅,心慌意亂。一月前還受了點傷,今日又感到身上酸痛,這才想看看大夫,還麻煩你給我詳細的看一看。”

年輕大夫道:“這都是小事情,你不用著急,我來給你看一看。”

他先把了把武安福的脈,翻翻眼皮,看看舌苔,再瞧了瞧腿上的傷口,捏了捏酸痛的幾處,輕鬆的道:“你身上並無大礙。傷口愈合的不錯,已經沒事了。酸痛的幾處應該是血液不通所致,隻要多活動筋骨,自然就會好。至於心慌意亂等症狀,我看朋友你的難事已決,不必用藥,旬日即可自然而愈。”

“當真?”武安福問道。

“自然,為醫者怎能撒謊。”那年輕大夫道。

武安福其實也略知道身上的毛病是怎麼來的,無非就是前一陣子忙著謀反,心裏壓力大上火了。今天身上酸痛估計是被綁住一路顛簸血液循環不暢通導致的。這大夫看看摸摸就知道個八九不離十,的確有點能耐有點功夫。這種人結交一下,不會吃虧,便道:“大夫說的極是,既然如此,還用抓藥嗎?”

“不用。不過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可以為你配點藥材回去和茶一起煮,當可助你祛除邪火,心靈腦聰。”大夫道。

“那自然好,就請大夫幫我配一些吧。”武安福道。

年輕大夫起身走到一側的藥架前,抓了幾種藥材,用紙包好。拿回來道:“每次一錢就夠了,這些夠你服用半年,雖然不治病,卻可以強健身體。朋友切記,病急投醫雖亡羊補牢猶未為晚,但平日裏多注意身體固本培元,才是長生之道。”

武安福笑道:“多謝大夫的指教,我一定遵從。”

那年輕大夫道:“這樣最好。”

“這麼半天,還不知道大夫你的高姓大名,真是失禮了。”此人在醫術上好象有些門道,武安福有心結識,以備不時之需。

“嗬嗬,高姓大名不敢當,無名小卒孫思邈是也。”年輕大夫道。

武安福腦子裏好象被雷劈了一道似的,眼前的年輕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藥王孫思邈嗎?這個年輕大夫,竟然就是中國醫學史上的大牛人之一?

“朋友,你怎麼了?”孫思邈看武安福愣著不說話,問道。

“啊,沒什麼,沒什麼。”武安福壓抑住心裏的驚訝,仔細的打量著他,冒出個主意來:聽說孫思邈不光醫學上的造詣震爍古今,更擅長天文地理,陰陽推步,妙解數術乃至老莊鬼穀,是個全才,如果能把他招攬為心腹,等於弄到個百曉生。這種人才,絕對不能放過。

“原來是孫思邈大夫,我是久聞大名啊。”武安福拱手道。

孫思邈尷尬的一笑,他現在的景況不是太好,對麵的王神醫五十左右的年紀,生的一派仙風道骨,百姓愚昧,隻看外表,多去他那裏瞧病,因此王神醫的生意要好的多。至於孫思邈,在醫館門口放個網就可以抓家雀了,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武安福的久仰聽在耳朵裏,孫思邈不免覺得有點淒涼。

“說笑了,我一介寒生,哪有什麼大名。”孫思邈笑得有些局促。

“孫兄的醫術如此好,委屈在這,實在有點浪費。”武安福直接稱呼他為孫兄,拉拉近乎。

“不過區區一個大夫罷了,哪還奢望什麼。”孫思邈道。

“不瞞孫兄說,我乃當今左武衛大將軍武安福是也。今日路過此地來到醫館結識孫兄,實在是緣分。我覺得孫兄這一身的好本領,若是困頓在這鄉野之間,實在可惜,有心請孫兄來幫我,不知孫兄可有此意?”武安福道。

孫思邈不敢相信的道:“你說的是真的………?”

“我怎麼會欺騙孫兄呢?當今天下有才能者不知凡幾,多少人報國無門,一生潦倒。以孫兄的才華,埋沒在民間當真可惜了。”武安福見他頗有動心的意思,忙趁熱打鐵道。

“可惜我的誌向乃是為人治病,做官並非我所願。”孫思邈若有所思的道。

“孫兄此言差矣,大大差矣。”武安福道。

“哦?”孫思邈饒有興趣的望向武安福想看看他有什麼見解。

“正所謂……那個……一個人他賺的錢多了,自然就想著接濟平民百姓了,若是賺的少,就隻能養活自己家人。以孫兄的才華抱負,顯然是賺的多的那種人,這小小的醫館裏,一輩子又能救得了幾人?如果輔佐明主,又會救活多少人的性命?如今國家多災多難,生靈塗炭,你要救人不如先救國,救了國人自然活的多了。這筆帳孫兄可沒算清楚啊。”武安福想不起些拗口的文言,索性侃侃而談實話實說,一番白話下來,孫思邈沉吟了良久才如同恍然大悟一般的道:“武大人說的極是,醫人不過活一人,醫國可活千萬人。既然大人垂青,孫思邈願意肝腦塗地追隨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