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與下屬溝通的場合(2)(1 / 3)

默默忍受可以使下屬忍氣吞聲,表麵上一團和氣,但卻會嚴重影響工作的效率,進而會危及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如果上司能隨時處理抱怨者的不滿,解決他們的問題,他們就會心存感激,因為他們會徹徹底底地感到上司對他是重視的,因而在以後的工作中會更努力地工作,依上司的計劃辦事。

從某種意義上講,上司的很大一部分職責是聽取抱怨。一名出色的上司應該樂於接受下屬的抱怨。如果一時沒時間聽下屬訴說,也應約一個時間讓下屬訴說。切記不要當場反駁下屬的怨氣,要讓他們一吐為快。有時候,他們似乎希望上司采取什麼行動,但是隻要上司給他們一對善於傾聽的耳朵,他們就心滿意足了。如果抱怨的對象涉及另外的下屬或其他部門的員工,你還必須聽取另一方的意見,以求問題得到公平、有效的解決。

對於抱怨,傾聽是首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但真正要解決問題,消除抱怨,還必須采取實際行動。這裏詳細介紹一下處理抱怨時應注意的五點。

(1)不要忽視不要認為如果對出現的抱怨不加理睬,它就會自行消失。不要誤以為如果對雇員奉承幾句,他就會忘卻不滿,會過得快快樂樂。事情絕不可能如此簡單,沒有得到解決的不滿將在雇員心中不斷發熱,直到沸騰--這就是遇到的麻煩--忽視小問題,結果惡化成大問題。

(2)認真傾聽認真傾聽下屬的抱怨,不僅表明上司尊重下屬,而且有可能發現究竟是什麼激怒了下屬。例如,一個打字員可能抱怨他的打字機不好,而他真正抱怨的是檔案員而不是打字機,是檔案員老打攪他,使他經常出錯。因此,要認真地聽人家說些什麼,要聽出弦外之音。

(3)掌握事實要在對事實進行充分調查之後再對抱怨作出答複,要掌握事實--全部事實,要把事實了解透了,再做出決定。隻有這樣,才能做出完善的決定。下屬小小的抱怨加上上司匆忙的決定可能變成大的衝突。

(4)解釋原因無論讚同下屬與否,都要解釋為什麼會采取這樣的立場。如果不能解釋,在下達決定之前最好再考慮考慮。

(5)不偏不倚掌握事實,分析事實,然後做出不偏不倚的公正的決定。做出決定前要弄清楚下屬的觀點,如果上司對抱怨有了完整的了解,或許上司就能做出支持下屬的決定。在有事實依據需要改變自己的看法時,不要猶豫,不要討價還價,說話要爽快。

事實上,許多身為上司者盡管本身才幹不出眾,卻仍然能有效地掌握人心,其關鍵在於他們能首先考慮下屬的心理因素。所以,隻要上司不忽略此種方式,而是讓下屬享有表現自己的機會,相信必能培養出下屬和自己的融洽與和諧。

6.與無理要求的下屬溝通時作為一位上司,要清楚哪個下屬有發展前途,哪個下屬隻能做眼前的工作,目前的職位對於下屬是否適合。

對於那些沒有能力和經驗還希望晉升的下屬,應該采取什麼樣的方式去回絕他呢?是直截了當地說明他不適合更高的職位,還是借助於與其有某種關係的事物旁敲側擊,使下屬充分認識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的缺點,自行放棄這個念頭呢?

聰明的上司當然知道采用哪種方式最為合適。

(1)自視勞苦功高的,用詼諧幽默的言辭,讓下屬知難而退一些老員工,他們自視勞苦功高,而且有豐富經驗,就目中無人,常會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如果這樣的下屬真有能力,上司當然要提攜,但對於能力有限,工作經驗也隻是一般的,那麼就應該用詼諧、幽默的言辭回絕他,讓他自行知難而退,這比用直接批評他的言辭要好得多。

古羅馬皇帝哈德良在位時,國家不穩定,經過連年爭戰,最後終於得以統一全國,國家統一後,他按每個人的能力進行封賞,提升他們的職位。

他手下有一將軍,為國效力多年,按理來說應該提拔他,但他的能力實在是有限,所有隻能讓他當將軍。而這位老將軍認為自己勞苦功高,為國效力多年,應該得到提升,可皇帝並沒有提升他,他為之不解,便想去弄明白。

於是,他麵見皇帝,並對皇帝說:“陛下,我長期服役,並且有豐富的經驗,參加過10次重要戰役,為什麼你加封別人而不加封我?”他滿有自信地闡述完自己的觀點,等待哈德良皇帝的回答。

哈德良皇帝是一個對人才有高明判斷力的人,他知道這位將軍服役多年,但並不認為他有能力擔任更高的職務,於是他隨意指著綁在周圍的戰驢說:“親愛的將軍,好好看看這些驢子,它們至少參加過20次戰役,可他們仍然是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