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年前,年僅二十五歲的沈崇文作為雲海大學第一批考古專業的高材生留校任教,因為年輕,又一身的抱負,短短一年的時間,沈崇文就成為了大學裏首屈一指的優秀教師,他帶出的學生個頂個的出類拔萃。
那個時候,還不像現在一樣時興什麼評選十佳、優秀教師這樣的活動,但是在整個教育圈裏,沈崇文的名字就像是夜空之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名聲之響,如雷貫耳。
年紀輕輕就有這樣的成就,對於任何一個人而言都會有些飄飄然,但是沈崇文不同,在這些榮譽和讚許麵前,他不僅沒有自滿,反而生出了一種對於自己前程的迷茫,他覺得自己的人生不該浪費在三尺講台上,不該浪費在日複一日的教書育人當中,他想要的是創建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成為古往今來考古界的第一人。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一本殘破不堪的古籍上看到了一個關於屍靈的記載,這個發現就像是平靜的湖麵忽然被投入了一顆巨石,讓他原本就蠢蠢欲動的心立刻沸騰起來。
他開始一邊上課,一邊四處翻閱尋找相關的資料,每日裏除了上課就是泡在圖書館,每到假期就會按照查閱到信息去實地走訪,這一折騰就是四五年。
在這段時間,他帶的學生裏出了個天資很不錯的,英雄惜英雄,沈崇文對於這個學生可以說是極為的看重,也極為用心的栽培,這個學生也算是爭氣,大二的時候就自修完成了大學四年全部的課程,沈崇文對這個學生的愛惜和賞識也達到了頂峰。
一次偶然的機會,這個學生無意間看到了沈崇文收藏的關於屍靈的那些信息資料,對此十分的好奇,起初,沈崇文並沒有覺得如何,還時不時的和這個學生探討一下彼此對於屍靈下落的猜測。
但是很快,沈崇文就發現,這個學生的野心一點也不比自己少,而且心機也比同齡人要深的多,慢慢的,沈崇文發現,這個學生竟然背著自己私下裏開始調查屍靈的下落,沈崇文意識到,自己這是引狼入室,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他明裏暗裏的跟這個學生表達了自己的意見,那就是不要再調查有關屍靈的事情,但是這個學生偏偏不肯聽從沈崇文的告誡,明麵上聽從,暗地裏卻依舊我行我素,而且,這件原本原本可以說是絕密的事情,慢慢的透出了風聲,也引起了學校領導的關注,甚至於在整個雲海城的考古界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學校起初還對此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隨著風言風語越傳越厲害,校領導不得不出麵找沈崇文談話,希望他能夠顧及影響,不要在調查關於屍靈的事情,從而影響教學。
沈崇文明麵上答應,但心裏卻並不認可,和那個學生一樣,陰奉陽違,好景不長,沈崇文被人舉報,說其利用工作之便大搞個人主義,上麵派了調查小組親自專門調查,沈崇文被停職,所有有關屍靈的資料也全部被收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