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旅途中,也許你並不是一個才華出眾的人,也許機遇可能會主動降臨到你頭上,但這都不要緊,關鍵在於機遇來臨要靠你去把握,因為,真正能成事的人需要自己去捕獲機遇,而冒險就是抓住機遇最好的工具。
不要抱怨生活的不公平,機會是均等的,隻是有的人有能力去抓,有的人不敢去抓,有的人甘願與它失之交臂。那些成功者自然是捕捉機遇、創造機遇的高手,而且,他們慣於在風險中獵獲機遇!
機遇常與風險並肩而來。一些人看見風險便退避三舍,再好的機遇在他眼中都失去了魅力。這種人往往在機會來臨之時躊躇不前,瞻前顧後,最終什麼事也幹不成。我們雖然不讚成賭徒式的冒險,但任何機會都有一定的風險性,因為怕風險就連機會也不要了,無異於因噎廢食。
最有希望的成功者並不都是才華出眾的人,而是那些最善於利用每一時機去發掘開拓的人。他們在機會中看到風險,更在風險中逮住機遇。
摩根年輕時便敢想敢做,頗富商業冒險和投機精神。1857年,摩根從哥廷根大學畢業,進入鄧肯商行工作。一次,他去古巴哈瓦那為商行采購魚蝦等海鮮歸來,途經新奧爾良碼頭時,他下船在碼頭一帶兜風,突然有一位陌生人從後麵拍了拍他的肩膀:“先生,想買咖啡嗎?我可以出半價。”
“半價?什麼咖啡?”摩根疑惑地盯著陌生人。
陌生人馬上自我介紹說:“我是一艘巴西貨船船長,為一位美國商人運來一船咖啡,可是貨到了,那位美國商人卻已破產了。這船咖啡隻好在此拋錨……先生!您如果買下,等於幫我一個大忙,我情願半價出售。但有一條,必須現金交易。先生,我是看您像個生意人,才找您談的。”
摩根跟著巴西船長一道看了看咖啡,成色還不錯。一想到價錢如此便宜,摩根便毫不猶豫地決定以鄧肯商行的名義買下這船咖啡。然後,他興致勃勃地給鄧肯發出電報,可鄧肯的回電是:“不準擅用公司名義!立即取消交易!”
摩根對此非常生氣,不過,他又覺得自己太冒險了,鄧肯商行畢竟不是他摩根家的。自此,摩根便產生了一種強烈的願望,那就是開自己的公司,做自己想做的生意。
摩根無奈之下,隻好求助於在倫敦的父親。吉諾斯回電同意他用自己倫敦公司的戶頭償還挪用鄧肯商行的欠款。摩根大為振奮,索性放手大幹一番,在巴西船長的引薦之下,他又買下了其他船上的咖啡。
摩根初出茅廬,做下如此一樁大買賣,不能說不是冒險。但上帝偏偏對他情有獨鍾,就在他買下這批咖啡不久,巴西便出現了嚴寒天氣。一下子使咖啡大為減產。這樣,咖啡價格暴漲,摩根便順風迎時地大賺了一筆。
從咖啡交易中,吉諾斯認識到自己的兒子是個人才,便出了大部分資金為兒子辦起摩根商行,供他施展經商的才能。摩根商行設在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對麵的一幢建築物裏,這個位置對摩根後來叱吒華爾街乃至左右世界風雲起了不小的作用。
此後的一百多年間,摩根家族的後代都秉承了先祖的遺傳,不斷地冒險,不斷地投機,不斷地暴斂財富,終於打造了一個實力強大的摩根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