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苦難成就偉大(1 / 1)

在我們還沒有成功以前,常常會遭遇歧視、侮辱和不公平的對待,使我們既傷心又憤怒。但是,傷心也好,憤怒也好,都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唯一正確的做法是自強自立。俗話說“生氣不如爭氣”,這是一個簡單樸素的道理。其實,無論遇到什麼問題和困難,傷心、憤怒、焦躁、恐懼等都有害無益,唯一正確和有效的做法是冷靜、理性地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抱怨的結果隻能是使人精神更頹廢,如果一個人把眼光拘泥於挫折的痛感之上,他就隻能使自己更加痛苦,因此,在遭遇到困難的時候,不可專注於災難的深重,而應當努力去尋找希望,努力去尋求可以改變現實的積極之路。大哲學家尼采說過:“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力。”因為受苦的人,必須要突破困境,才能不再受苦,而悲傷和哭泣隻能加重傷痛,所以不但不能悲觀,反而要比別人更積極。

不管你出身貴賤,學問高低,相貌美醜,隻要你心中藏著一股氣,一股不會泄的誌氣,你就能飛上天,成為一顆耀眼的明星。

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年輕時,曾在一家修車廠做修車工人,有一次剛領了薪水,興致勃勃地到一家他一直十分向往的高級餐廳吃飯。可亨利·福特在餐廳裏呆坐了差不多15分鍾,居然沒有一個服務生過來招呼他。最後,餐廳中的一個服務生勉強走到桌邊,問他是不是要點菜。

亨利·福特連忙點頭說是,隻見服務生不耐煩地將菜單粗魯地丟到他的桌上。亨利·福特剛打開菜單,看了幾行,服務生用輕蔑的語氣說道:“菜單不用看得太仔細,你隻適合看右邊的部分(意指價格),左邊的部分(意指菜色),你就不必費神去看了!”

亨利·福特非常生氣,惱怒之餘,不由自主地便想點最貴的大餐。但一轉念之間,又想起口袋中那一點點可憐微薄的薪水,不得已,咬了咬牙,隻點了一份漢堡。

服務生離去之後,亨利·福特並沒有因為花錢受氣而繼續惱恨不休。他反倒冷靜下來,仔細思考,為什麼自己總是隻能點自己吃得起的食物,而不能點自己真正想吃的大餐。從那之後,亨利·福特給自己立下誌向,不管怎樣,以後一定要成為社會中頂尖的人物。後來,亨利·福特一直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最終由一個平凡的修車工人,逐步成為美國叱吒風雲的汽車大王。

貧窮不是錯誤,我們原本都可能是貧窮的,差距是在後來的歲月裏逐漸形成的。別抱怨自己卑微的起點,那不是你一生平庸的理由,也不是你沒有出類拔萃的根據;卑微的理由可以有千萬條,而傑出的原因則隻需要那麼一丁點兒。生命開始的地方可以千姿百態,成功和財富開始的地方需要的隻是用心耕耘。

在世界巨富洛克菲勒上中學時的一天下午,有一位攝影師來拍一些學生上課時的情景照。洛克菲勒那雙興奮的眼睛注視著那位彎腰取景的攝影師,希望他早點把自己拉進相機裏。但令洛克菲勒失望的是,那個攝影師卻用手指著洛克菲勒對老師說:“你能讓那個學生離開他的座位嗎?他的穿戴實在是太寒酸了。”當時隻是個弱小學生的洛克菲勒無力與老師抗爭,隻得默默地站起身來。在那一瞬間,洛克菲勒感到自己的臉在發熱,但他並沒有動怒,也沒有自哀自憐,更沒有暗怨自己的父母沒有讓自己穿得體麵些,因為他知道,父母為他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已經竭盡全力。看著在那位攝影師調動下的拍攝場麵,洛克菲勒攥緊了拳頭,向自己鄭重發誓:總有一天,我會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讓攝影師給你照相算得了什麼,讓世界上最著名的畫家給你畫像才是你的驕傲!

後來,洛克菲勒在給兒子約翰的信中回憶了這段刻骨銘心的經曆:“約翰,我的兒子,我那時的誓言已經變成了現實。在我眼裏,侮辱一詞的意思已經轉換,它不再是剝掉我尊嚴的利刃,而是一股強大的動力,排山倒海一般,催我奮進,催我去追求一切美好的東西。如果說是那個攝影師把一個窮孩子激勵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似乎並不過分。”

偉大人物無一不是由苦難而造就的,一個人如果好逸惡勞,就無法戰勝困難,也絕不會有什麼前途。生前沒有經曆困難的人,他的生命是不完整的。貧窮好像運動器械,可以鍛煉人,使人體格強健,所以,貧窮是我們成就事業最有利的動力。安德魯·卡耐基說:“一個年輕人最大的財富莫過於出生於貧窮之家。”貧窮本是困厄人生的所屬,但經過奮鬥而脫離貧窮,便是無上的快樂。

無論你的自身條件多麼不好,你的身世多麼不幸,隻要你有積極的心態,你就能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你就能交上好運而獲得成功!成功來源於強烈的企盼,孕育於痛苦的掙紮,是追尋自我,敢於冒險,最終超越自我的一種必然。隻要付諸奮鬥,成功就會向你招手。

起點低,沒關係,但起點低絕對不是沒誌氣。不論何時,都要高懸理想的明燈,樹立起堅強的精神支柱。當你受到屈辱時,把它吃到嘴裏,狠狠地嚼碎,然後吞到肚子裏消化掉,化成一股熱量,向前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