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前進的曆史長河中,世界日新月異,社會不斷發展,實踐告訴人們:無論是思想還是行為上的停滯不前,其最終結果都會是被曆史無情地淘汰。保持自己的本色,堅持自己的初衷,固然是一種執著,但人生總是充滿了無數的玄機,在人生的大風浪中,我們常常要學船長的樣子,在狂風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貨物扔掉,以減輕船的重量,而這貨物有時可能恰恰就是我們最初所最珍視的東西。“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固然可敬,可撿起我們身邊的殘片碎瓦有時也不失為一種靈活。
在漫漫人生長路上,懂得變通的人可以隨處找到成功的機會,相比之下,那些不善於變通的人,縱有一身過硬的本領,也會因為不懂得因時因地變通,而無法捕捉和把握稍縱即逝的機會,從而無法成功。甚至有的時候,機會向他迎麵走來,他也會視而不見,讓成功與自己擦肩而過。
人總是有其固有的傳統思維。而想擺脫傳統陳舊的思維方式的束縛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傳統思想觀念像影子一樣深藏在人們的心靈深處,不為人們所察覺,但它卻嚴重地影響著人們的言談舉止和行為方式。這些傳統的思維方式阻礙著你的變通思維的發展,使你行走社會感覺到做很多事都困難重重,感覺成功離你是那麼遙遠,但是如果你能轉換個思維方向,變通地看待一切,變換你的處事方式,你就會發現,你不再寸步難行,很多事情都能輕而易舉地辦好,成功與你也是前所未有地接近。
法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瑪·迪梅普萊有一個美麗的私人園林。每到周末,總會有人到她的園林裏去摘花,采蘑菇,有的甚至搭起帳篷,在草地上野營、野餐,弄得園林一片狼藉,髒亂不堪。
管家曾讓人在園林四周圍上籬笆,並豎起“私人園林,禁止入內”的木牌,但均無濟於事,園林依然不斷遭到踐踏和破壞。於是,管家隻得向主人請示。迪梅普萊聽了管家的彙報後,讓管家做幾個大牌子立在各個路口,上麵醒目地寫明:如果在園林中被毒蛇咬傷,最近的醫院距此15公裏,駕車約半個小時才能到達。自此以後,再也沒有人闖入她的園林。
園林還是那個園林,隻是變了一個思路,保護園林的難題就解決了。
變通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所謂“窮則變,變則通”,很多人之所以一輩子都碌碌無為,那是因為他活了一輩子都沒有認真地體味、揣摩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的原因,都沒有弄明白變通對人生的決定性作用,都不知道怎樣變通,才能為自己的人生畫上燦爛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