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成功隻因敢於行動(1 / 1)

成功者都是平凡的人,唯一的差別在於他們比普通人多做了某些事情,於是他們成功了。你之所以還僅僅是在想成功,是因為現狀還沒有將你逼上絕路,你還得混下去。籃球場上得分最多的人一定是投籃次數最多的人,同時也很可能是投籃而沒有進球的次數最多的人。大量的行動可能包含大量的失敗,但同樣包含大量的成功。重要的不是有多少次失敗,重要的是得到了多少次成功。

機會來臨時不要猶豫,馬上行動,這是你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比爾·蓋茨說:“你不要認為那些取得輝煌成就的人,有什麼過人之處,如果說他們與常人有什麼不同之處,那就是當機會來到他們身邊的時候,立即付諸行動,決不遲疑,這就是他們的成功秘訣。”

一位原籍上海的中國留學生剛到澳大利亞的時候,為了尋找一份能糊口的工作,他騎著一輛舊自行車沿著環澳公路走了數日,替人放羊、割草、收莊稼、洗碗……隻要給一口飯吃,他就會暫且停下疲憊的腳步。

一天,在唐人街一家餐館打工的他,看見報紙上刊出了澳洲電訊公司的招聘啟事。留學生過五關斬六將,眼看他就要得到那年薪3.5萬元的職位了,不想招聘主管卻出人意料地問他:“你有車嗎?你會開車嗎?我們這份工作時常外出,沒有車寸步難行。”

澳大利亞人普遍擁有私家車,無車者寥若晨星,可這位留學生初來乍到還沒有能力買車,也沒有學車。為了爭取這個極具誘惑力的工作,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有!會!”

“4天後,開著你的車來上班。”主管說,4天內要買車、學車談何容易,但為了生存,留學生豁出去了。他在華人朋友那裏借了500澳元,從舊車市場買了一輛外表醜陋的“甲殼蟲”。

第一天,他跟華人朋友學簡單的駕駛技術;第二天,他在朋友屋後的那塊大草坪上模擬練習;第三天,他歪歪斜斜地開著車上了公路;第四天,他居然駕車去公司報到了。沒過多久,他就成了“澳洲電訊”的業務主管。

每個人都知道機會稍縱即逝,所以,要把握時機確實需要眼明手快地去“捕捉”,而不能坐在那裏等待或因循拖延。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有希望而不去抓住,有計劃而不去行動,坐視各種希望和計劃慢慢地離我們遠去。行動就是力量,一萬個空洞的說教遠不如一個實實存在的行動。如果你真的下定了決心並且立刻去做一件事,你的夢想往往就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