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心態會影響你的生命軌跡(3 / 3)

20世紀80年代,美國遇到了製約全美企業業務發展的致命敵人——通貨膨脹。通貨膨脹使那些二流產品與服務供應商的生意難以為繼。

通用電氣要求各業務部門主管都思考一個問題:怎樣做才能在市場上占據統治地位。隨後他們必須做出果斷的決策:哪些業務值得培育,哪些應該放棄。韋爾奇的策略並沒有取得通用電氣執行官們的共識,他們認為沒有必要僅僅由於一項業務處於該領域第三或第四的位置就放棄。然而他們的抱怨不能改變傑克·韋爾奇的決策。就這樣,韋爾奇在短短的5年間砍掉了25%的企業,裁減了十多萬個工作崗位。

從1985年到1990年,韋爾奇把公司的行政人員從1700人減少到1000人左右。在韋爾奇擔任GE最高負責人之前,公司的大多數企業負責人要向一個群部負責人彙報工作,群部負責人又向高一級部門負責人彙報,直至公司最高負責人。而且,每一級都有自己的一套班子,負責財務、推銷計劃以及檢查每一個企業的情況。韋爾奇解散了這些“群”和“部”,消除了組織上的障礙。現在,企業負責人與業務最高負責人的辦公室之間沒有任何阻隔,可以直接溝通。

他覺得有必要減少現有的管理層次,以促使高級管理人員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潛能。他稱這項策略行動為“減少層次”,旨在創立一種不拘泥於形式的、開放的組織機構。

經過裁員以後,公司行政班子的幹預大大減少。過去,企業每月都向總部提出一份財務報告——盡管沒有任何人使用它。現在公司財務主任丹尼斯·戴默曼讓各企業把兩個月的數字留在它們自己手裏,他的財務班子把更多的精力用於改進“影響最終結果的事情”,如存貨、應收賬款、現金流動狀況等。財務班子不再是整天死盯著小數點,而是用更多的時間來評估可能做成的生意。

傑克·韋爾奇的善於進取,積極行動,不屈服於壓力和不滿足於現狀的積極心態成就了他無人可以與之匹敵的首席執行官的位置,他用非凡的意誌和毅力造就了今日的通用。

在決策過程中,也許男人的優勢更大,但也有不少女性以她們積極創新的思維模式、果敢、穩重的心態特征成就了自己的偉大事業,化妝品行業的佼佼者靳羽西就是其中的一員。

1989年,許多外國大公司紛紛撤離中國時,她做出驚人決策:投資中國,創建自己的美容事業。

靳羽西在美國當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時候,使用了許多世界著名品牌的護膚品及化妝品,但她覺得要靠這些東西使自己真正漂亮起來非常困難,必須經過精挑細選、仔細搭配。而在中國這個已經開放了的國家,年輕的女孩子們卻一味崇洋,不會把自己真正打扮得漂亮起來,而且那些舶來品的價格也非常高,超出了大多數中國人的消費能力,中老年女性也找不到能使自己漂亮起來的東西。靳羽西說:“在我自己一次次失敗的嚐試之後,當時我隻是想為亞洲女性配製一些能將她們的特點發揮出來的產品。這些產品既可以快速配色,使用起來也很方便,價格也符合中國大陸的消費層次。在銷售這些產品的同時還可以指導她們如何使用這些產品,讓她們建立獨一無二的美的自信。”一切看起來都很偶然,似乎充滿了隨意性,靳羽西是在一種良好願望的促使下無意中發現了這個良好的市場空間中存在的商機,沒有人知道最後的結局是什麼。開始的一段時間裏,事情並不順利,因為靳羽西不像許多成功的商人一樣有多年的從商經驗,甚至可以說她從來就不曾是個商人。

她不斷在美國和中國、研究所和市場間奔波,不斷調查、分析、研究,甚至在自己臉上做試驗,她在中國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個人形象對她的生意非常有幫助,很快,她的羽西品牌在中國內地就已經像她的臉一樣家喻戶曉了。靳羽西大膽的決策成功了,她的化妝品在內地贏得了廣泛的市場。

良好的心態對於決策者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一絲慌亂、急躁都可能造成決策的失誤,因此一個成功的決策者也一定是一個心態沉穩的楷模。

8.心態冷靜才不會犯衝動的錯誤

衝動情緒往往是由於心態不冷靜,缺乏周密思考引起的。要知道許多問題的產生都是衝動、未經深思熟慮的結果。

南南的爸爸媽媽大吵了一架,起因是媽媽放在自己外套裏的300元錢不見了,媽媽認定是爸爸拿的,但爸爸卻不承認。下班後,爸爸直接去保姆家接南南,保姆一邊幫南南穿衣服,一邊說:“昨天我給南南洗衣服,從她口袋裏找出300元錢,都被我洗濕了,晾在……”沒等保姆把話說完,爸爸立刻就把南南拽了過去,狠狠打了她兩個耳光,南南的嘴角立刻流血了,“你竟敢偷錢!害得我和你媽媽大吵了一架,這樣壞的孩子不要算了!”他丟下南南掉頭就走了。南南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隻覺得臉很痛就哭了起來,保姆對南南媽媽說:“你家先生也太急躁了,不等我把話說完就打孩子,這麼小的孩子哪知道偷錢啊!100元對她來說就是張花紙。一定是她拿著玩時順手放到口袋裏的。”南南被媽媽抱回家,但卻總是不停地哭鬧,媽媽隻好帶她去醫院做檢查。

檢查結果讓夫妻倆完全呆住了:孩子的左耳完全失去聽力,右耳隻有一點聽力,將來得帶助聽器生活。同時由於失去聽力,孩子的平衡感會很差,她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將受到嚴重影響。

南南爸爸簡直痛不欲生,他一時衝動打出的兩個巴掌竟然毀了女兒的一生,他永遠也無法原諒自己,並將終生背負著對女兒的虧欠。

愚蠢的行為大多是在手腳轉動得比大腦還快的時候產生的。在遇到與自己的主觀意願發生衝突的事情時,若能冷靜地想一想,不倉促行事,也就不會有衝動,更不會在事後後悔。

9.獨立的心態是成功的靠山

獨立的心態是成功的基石。一個不能自立、處處依賴他人的人是可憐的;一個貪圖安樂,不懂得勤奮進取的人是可悲的;我們不能把命運完全托付給他人,依賴他人活著。

1993年的“世界愛鳥日”,芬蘭維多利亞國家公園放飛了一隻在籠中關了5年的禿鷲。3天之後,一位遊客卻在公園附近的小山上發現了這隻禿鷲的屍體,它因饑餓而亡。

禿鷲,原本是一種凶悍的禽鳥,生存本領極強,常捕食小動物。饑餓異常的禿鷲甚至敢與虎豹爭食,然而這隻鳥中之王卻死於饑餓,到底是什麼原因?動物學家分析,幾年來,這隻禿鷲過慣了公園裏“飯來張口”的安樂生活,在舒適的生活環境中漸漸喪失了在大自然中的生存的能力。這隻禿鷲,與其說死於饑餓,倒不如說死於安樂。

美國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富蘭克林,是一位政治、科學方麵的巨人,並且是個很活躍的偉人。他就是在苦難的磨練中,從安樂、從依賴別人走向獨立自主而獲得成功的。

起初,他在波士頓城一家小報館當一名印刷工,因為他的哥哥是那家報館的經營者。但是有一天,他和哥哥為了一點小事鬧意見,並打了一架,因而不得不離開那家報社。

兄弟之間的關係原本很密切,但是一旦發生衝突,比別人更容易產生強烈的仇恨念頭,相信這種經曆很多人都有過,富蘭克林的情形也是一樣。離開哥哥的報社,富蘭克林想到別的印刷廠去工作,可是,氣急敗壞的哥哥卻通知波士頓的所有印刷工廠,拜托他們不要雇用自己的弟弟。一般的同業者,不想卷入這場兄弟之間的紛爭,都答應了他哥哥的請托,富蘭克林也想不出好的辦法來,一時陷入困境。

但是當一個人走投無路時,智慧和膽量反而都會湧現出來,這種情形不論古今中外都是一樣的適用。富蘭克林覺得:“我不一定必須要在波士頓掙紮。”就這樣,他下定決心一個人跑到紐約去了。當然,到了紐約之後也無法立刻找到工作,最後好不容易在費城找到一個印刷工作的職位,那時的富蘭克林隻有十七歲。

在費城,富蘭克林成為一名普通的印刷工人,繼續每天的生活。因為他是新來的,所以有很多的苦力要他去做;同時也有出門在外人的苦惱,對哥哥的怨恨有時也會充滿全身,思鄉之愁也常常湧上心頭。但是富蘭克林毅然漠視這一切,他有一套新的人生哲學:“我今天會遭到的待遇,是以前我對哥哥太依賴的關係。”

其實,富蘭克林的哥哥並沒有特別疼愛過他——為了避免讓人家說他們是親戚的關係,所以對他的要求反而比別的印刷工還要苛刻。但是,畢竟還是兄弟,他也不像別的少年工一樣,是端人家的飯碗。而一旦失去了保護者,他就不得不到紐約或費城去過流浪的生活。

富蘭克林心想,如果現在做苦力是過去的安樂所造成的結果,相反地,也會促進將來的成長!他毫不氣餒地繼續讀書和工作,極其的用功。

之後,他又到倫敦謀了份差事,一邊學習英國最新的印刷技術,一邊了解在費城無法了解到的國際間的情勢。自立使富蘭克林成長,從此他凡事靠自己,去掉了依賴性,富蘭克林變得更自信更成熟了。

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去掉依賴性,懂得凡事靠自己。依賴性強的人往往沒有主見,缺乏自信,所以永遠隻能居於從屬地位。遇到事情總想依賴父母、朋友或權威解決,這種人常常連一些基本的生活問題都不能解決。一個凡事總依賴別人,不願自己動手去做的人是危險的,因為再強大的依靠也有消失的一天,所以一個人最大的靠山其實是自己。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總是溺愛不已,孩子也因此得了依賴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打理,讀大學了連衣服都不會洗,畢業找工作也是父母托人找關係。真不敢想象,如果有一天父母離去,這樣的孩子會怎麼樣。其實,人的獨立性是可以培養的,這一點我們應該向鳥類學習。

小鳥的翅膀剛剛長成,剛學會飛行的時候,就被它們的父母趕出了“家門”。當小鳥眷戀溫暖的窩巢,不願離去時,父母們就不顧親情,硬是把小鳥趕走才肯罷休。

其實小鳥初生時,鳥爸爸鳥媽媽也如獲至寶,輪流守護,輪流覓食,愛子之情與人類並無差別。然而當小鳥翅膀上的羽毛日漸豐滿時,父母們卻“狠心”地將它們趕出家門。這在人類看來似乎有點不近情理,但正是這種“不近情理”使小鳥們掌握了生存的本領,使它們在“物競天擇”的環境中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培養小鳥們的獨立性,使它們離開父母的羽翼也能夠生存,這才是鳥爸爸鳥媽媽對孩子的一種真正智慧的愛。

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依賴別人,不管是父母、朋友抑或是愛人,把命運交在別人手裏是愚蠢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別人的幫助畢竟是有限的、一時的,隻有通過自身的努力,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一路風景。

鄭板橋曾這樣鼓勵過自己的兒子: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人隻有擺脫了依賴性,才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不把命運托付於他人之手既是一種自信,也是一種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