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做事不要鑽進牛角尖(2 / 3)

“你能不能告訴我成功有什麼竅門?”失敗者虔誠地問。

成功者用手一指他的身後:“就是你身後的這扇門。”

失敗者回過頭去隻見剛才帶他進來的那扇門正慢慢地旋轉著,把外麵的人帶進來,把裏麵的人送出去。兩邊的人都順著同一個方向進進出出,誰也不影響誰。

門可以旋轉360度是因為人的心可以旋轉360度。發明旋轉門的人,看到了360度的妙處,他成功了。生活是同樣的道理,固執地一條道走到黑,也許你會錯過許多美麗的風景,或者更多的生存發展機會。旋轉360度,可能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試著轉變一下你的思路,或許成功就在拐角處。

有這樣一個故事:

兩個兒子大了,一個富翁老了。富翁一直在苦苦思索,到底讓哪個兒子繼承遺產。富翁想起自己白手起家的青年時代,他忽然靈機一動,找到了考驗他們的好辦法。

他鎖上宅門,把兩個兒子帶到100裏外的一座城市裏,然後給他們出了個難題,誰答得好,就讓誰繼承遺產。他交給他們一人一串鑰匙、一匹快馬,看他們誰先回到家,並把宅門打開。

馬跑得飛快,所以兄弟兩個幾乎是同時回到家的。

但是麵對緊鎖的大門,兩個人都犯愁了。

哥哥左試右試,苦於無法從那一大串鑰匙中找到最合適的那把;弟弟呢,則苦於沒有鑰匙,因為他剛才光顧了趕路,鑰匙不知什麼時候掉在了路上。兩個人都急得滿頭大汗。突然,弟弟一拍腦門,有了辦法,他找來一塊石頭,幾下子就把鎖砸了,他順利進去了。

自然,繼承權落在了弟弟手裏。

這個故事不正說明,按照常規思維,堅持一貫的方法不如換角度解決的道理嗎?360度思維通常可以在兩種情況下運用。

第一種情況是實現目標的途徑相當明確,原有的各種思維方式、思路、方法均可達到既定目標,但由於人的習慣思維,盡管原方法有優有劣,但往往總是死抱住一條路不變,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果斷尋找新途徑。例如要剪一塊圓紙板,通常先在紙板上畫出一個相應直徑的圓,再用剪刀仔細剪下,花費時間較長。有同學想到用圓規畫圓,把圓規的筆尖改裝為小刀片,則成為一個很好的切圓片專用工具,不同方法解決了同一問題,還節省了時間。第二種情況更為多用,為解決某一問題孜孜以求,朝思暮想,但按常規方法卻難以完美解決,這時不妨轉換一下思路,從與自己研究無關的領域中尋找解決的方法,或者請“外行”來參謀,出點子,或許很容易就能解決問題。例如,大家比較熟悉的魯班發明鋸、莫爾斯發明電報就是這種思維的典範。

4.“執著”未必能得到成功

做事需要有執著的精神,但同樣需要有靈活的變通能力。如果一個人的努力方向錯了,那麼越執著就會錯得更離譜,這時就該適時放棄,尋找一條更適合你的成功之路。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這是古人留下的一句著名的治學格言,也是為世人推崇的成才之道。

其實,苦學不輟、持之以恒,隻是一個人成才的條件之一,而其他條件,譬如機遇、天賦、愛好、悟性、體質諸項也是缺一不可的。如果你研究某一學問、學習某一技術或從事某一事業條件確實太差,而經過相當的努力仍不見效,那就不妨學會“放棄”,以求另辟蹊徑。

據統計,北京上海各有10萬琴童,全國有多少,不得而知,估計不會少於100萬吧!要是光彈著玩玩倒也罷了,可是不,許多家庭都是認認真真把孩子當作鋼琴家來培養的。很多夫婦自認為“這一輩子就這樣了”,孩子無論如何也要讓他成就一番事業。於是省吃儉用,給孩子置辦了一架進口鋼琴,立誌要培養出一個中國的“肖邦”“李斯特”。再如高考,一年一度高考風起雲湧,一番拚搏,分出高下,幾家歡喜幾家愁。受教育資源限製,不論你如何“鍥而不舍”,使盡渾身解數,錄取率決定了必然要有近一半的考生要自願或不自願地“放棄”上大學的願望。如果差距不大,偶爾失手,自然不妨厲兵秣馬,來年再戰;倘若成績實在差距太大,再考幾次也難有多大提高,那就應當機立斷,學會“放棄”。有道是“成才自有千條道,何必都擠獨木橋”。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就沒上完大學,大發明家愛迪生不過才小學畢業,照樣不耽誤人家成名成家,你又何必一條道走到黑呢,或許,你隻退這麼一步,便會海闊天空。

人生苦短,韶華難留。選準目標,就要鍥而不舍,以求“金石可鏤”。但若目標不適,或主客觀條件不允許,與其蹉跎歲月,就不如學會放棄,“見異思遷”。如此,才有可能柳暗花明,再展宏圖。班超投筆從戎,魯迅棄醫學文,都是“改換門庭”後而大放異彩的楷模。可見,如果能審時度勢,揚長避短,把握時機,放棄,既是一種理性的表現,也不失為一種豁達之舉。

動物園裏新來了一隻袋鼠,管理員將它關在一片有著一米高的圍欄的草地上。

可是第二天一早,管理員發現袋鼠在圍欄外的樹叢裏蹦蹦跳跳,立刻將圍欄的高度加到兩米,又把袋鼠關了進去。

到了第三天早上,管理員看到袋鼠還是在欄外,於是又將圍欄的高度加到三米,把袋鼠關了進去。

隔壁獸欄的長頸鹿問袋鼠:“依你看,這圍欄到底要加到多高,才能把你關住?”

袋鼠想了一想回答道:“很難說,也許五米高,也許十米,也可能是一百米。但是,如果那個管理員老是忘了把圍欄的門鎖上的話,那他永遠關不住我。”

每一個人現在所處的境況,正是以往自己所抱的態度造成的。所以,要想改變未來的生活,使之更加順利,必得先改變此時的態度。堅持錯誤的觀念,固執不願改變,恐怕再多的努力,也可能成為枉然。所以,改變比選擇更重要。

過往的歲月裏,你也一定不知倦怠地追求過財富、愛情、地位、名譽、金錢……如果這些東西你一直都沒有追求到,為何不變一個方向?隻為擁有另一片屬於你的天空。

5.遠離婚姻中的固執

生活中有進有退,有收有放是每個人必須麵對的。固執地抓著一種東西永不放手到最後反而一無所獲。在愛情和婚姻麵前,也不能太過固執。雖然,美好的愛情婚姻是每個人都想要的,但得不到就該放手。如果固執地為了保全麵子或者得到對方,其結果隻會兩敗俱傷。

軍的父親和梅的父親是至交。他們在同一個縣城裏生活。軍上小學時,父親被病魔奪去了生命,他母親在梅家的無私幫助下拉扯他和兩個妹妹讀完了高中。軍和梅從小青梅竹馬,日久生情。在恢複高考後的第一年,梅把本屬於她的考試名額讓給了軍,自己到工廠當了會計。就這樣,軍遠離了家鄉,懷著將用畢生的努力來回報女友的豪情,步入了一所大城市中的名牌大學。

軍學習非常用功,他希望將來能把梅和母親接到城裏生活,也算是自己對家人的回報。那時的軍在老師和同學的眼裏是個樸實、進取的好青年。他在學校入了黨,還是班幹部。生活上由於得到梅節衣縮食對他的資助而沒有大的壓力,他一心撲在了學習上。在大學期間,有一位女同學追求了他兩年,而他不為所動。畢業後,軍終於如願以償,被分配到這個城市的一家外事單位。不久,他把梅和母親接來,一家人開始了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