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的梅完全成了賢妻良母,全身心地支持著丈夫的事業,打點著裏裏外外的一切。她的艱辛終於換來了軍事業上的青雲直上。改革開放後,軍成了所在單位一家下屬公司的總經理。家裏的經濟狀況逐漸好轉,梅還像過去一樣專注於丈夫和孩子。但是,軍卻發生了變化,穿著講究名牌,呆在家裏的時間少了,除了將自己每月的工資如數上交,他對妻子和孩子的愛變得吝嗇了。梅一直深信丈夫的變化是由於工作的原因,她仍然一如既往地愛著曾經患難與共的丈夫。直到有一天,軍提出與她離婚,她才如夢初醒。攬鏡顧盼,她才發現自己前所未有的憔悴,細密的皺紋像老唱片一樣讓人觸目驚心,而大街上花枝招展的女孩,一個個臉麵都像光碟似的燦爛奪目。她苦苦地哀求,但終於沒有喚回軍的愛情。最後,梅精神崩潰了。
其實,結束一段不幸的婚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說不定對方的背叛會讓你更懂得如何得到幸福,美好的愛情也會不期而至,何必固執地認為自己為對方奉獻了大半輩子就非得要廝守終生呢?愛情沒有保證書。
喜歡一個人,並不一定要和他在一起,雖然有人常說“不在乎天長地久,隻在乎曾經擁有”,但是並不是所有在一起的人都會快樂。
有時候,有些人,為了能和自己所喜歡的人在一起,他們不惜使用“一哭二鬧三上吊”這種最原始的辦法,想以此挽留愛人。這也許會留住愛人的人,但卻留不住他的心。更有甚者,為了這而賠上了自己那年輕而又燦爛的生命,這可能會喚起愛人的回應,但是這也帶給了他更多的內疚與自責,還有不安,從此快樂就會和他揮手告別。
放棄對已逝戀情的固執,你就可以空出懷抱去迎接一份嶄新的感情;放棄不幸福的婚姻,你就可以擁有更輕鬆快樂的生活,有什麼理由在愛情麵前太過固執呢?當感情變質時,放棄才是最好的選擇。
6.放棄的可貴
夢想總是美好而絢麗的,很多人都在為自己心中的夢想苦苦追尋。遺憾的是,能實現夢想的人很少很少。沒有實現夢想的人,往往是因為一開始就做了一件自己根本就無法做到的事情,最終夢想隻能變成泡影而已。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有許多事情都是不值得花費太多的時間去完成的,如果一直堅持幹一件於己無益的事,對自己毫無幫助,在這種時候,適時地放棄也許才是最好的選擇。
有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國王,後宮的妃子為他生了一群白白胖胖的王子,而他最寵愛的妃子卻為他生了一位漂亮的公主。國王非常疼愛小公主,視如掌上明珠,從不舍得訓斥半句,凡是公主想要的東西,無論多麼稀罕,國王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弄來。
在國王的驕縱下公主漸漸地長大了,她開始懂得裝扮自己了。一個春雨初晴的午後,公主帶著婢女徜徉於宮中的花園,隻見樹枝上的花朵,經過雨水的潤澤,花瓣上掛著幾滴雨珠,越發的妖豔迷人;蓊鬱的樹木,翠綠得逼入人眼。公主正在欣賞雨後的景致,忽然目光被荷花池中的奇觀吸引住了。原來池水熱氣經過蒸發,正冒出一顆顆狀如琉璃珍珠的水泡,渾圓晶瑩,閃耀奪目。公主完全被這美麗的景致迷住了,突發異想:
“如果把這些水泡串成花環,戴在頭發上,一定美麗極了!”
打定主意後,她便叫婢女把水泡撈上來,但是婢女的手一觸及水泡,水泡便破滅無影。折騰了半天,公主在池邊等得憤憤不悅,婢女在池裏撈得心急如焚。公主終於氣憤難忍,一怒之下,便跑回宮中,把國王拉到池畔,對著一池閃閃發光的水泡說:
“父王!你一向是最疼愛我的,我要什麼東西,你都依著我。女兒想要把池裏的水泡串成花環,作為裝飾,你說好不好?”
“傻孩子!水泡雖然好看,終究是虛幻不實的東西,怎麼可能做成花環呢?父王另外給你找珍珠水晶,一定比水泡還要美麗!”父王無限憐愛地看著女兒。
“不要!不要!我隻要水泡花環,我不要什麼珍珠水晶。如果你不給我,我就不想活了。”公主驕縱撒野地哭鬧著。
束手無策的國王隻好把朝中的大臣們集合於花園,憂心忡忡地商議道:
“各位大臣們!你們號稱是本國的奇工巧匠,你們之中如果有人能夠以奇異的技藝,以池中的水泡,為公主編織美麗的花環,我便重重獎賞。”
“報告陛下!水泡刹那生來,觸摸即破,怎麼能夠拿來做花環呢?”大臣們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哼!這麼簡單的事,你們都無法辦到,我平日何等善待你們?如果無法滿足我女兒的心願,你們統統提頭來見。”國王盛怒地嗬斥道。
“國王請息怒,我有辦法替公主做成花環。隻是老臣我老眼昏花,實在分不清楚水池中的泡沫,哪一顆比較均勻圓滿,能否請公主親自挑選,交給我來編串。”一位須發斑白的大臣神情篤定地打圓場。
公主聽了,興高采烈地拿起瓢子,彎起腰身,認真地舀取自己中意的水泡。本來光彩閃爍的水泡,經公主輕輕一觸,霎時破滅,變為泡影。撈了老半天,公主一顆水泡也拿不起來。於是睿智的大臣和藹地對一臉沮喪的公主說:“水泡本來就是生滅無常,不能常駐久留的東西,如果把人生的希望建立在這種虛假不實、瞬間即逝的現象上,到頭來必然空無所得。”
公主見狀,便不再堅持這個過分的要求了。
學會放棄,是一種自我調整,是人生目標的再次確立。學會放棄不是不求進取,知難而退也不是一種圓滑的處世哲學。有的東西在你想要得到又得不到時,一味地追求隻會給自己帶來壓力、痛苦和焦慮。這時,學會放棄是一種解脫。
一個富翁背著許多金銀財寶到遠處去尋找快樂,可是走過了千山萬水,也未能尋找到快樂,於是他沮喪地坐在山道旁。一農夫背著一大捆柴草從山上走下來,富翁說:“我是個令人羨慕的富翁。請問,為何沒有快樂呢?”
農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擦著汗水:“快樂也很簡單,放下就是快樂呀!”富翁頓時開悟:自己背負那麼重的珠寶,老怕別人搶,總怕被別人暗害,整日憂心忡忡,快樂從何而來?
既然放下還可以成就快樂,那麼堅持就更無必要。
生活中,時刻都在取與舍中選擇,人們總是渴望著取,渴望著占有,常常忽略了舍,忽略了占有的反麵:放棄。懂得了放棄的真意,也就理解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妙諦。多一點中和的思想,靜觀萬物,體會與世一樣博大的詩意,你自然會懂得適時地有所放棄,這正是獲得內心平衡,獲得快樂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