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別讓欲望成為生活的負累(1 / 3)

欲望是人的正常心理,沒有了欲望也就沒有了前進的動力。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自己產生太多、太高的欲望,否則,它們就會變成沉重的負擔,牽住你、絆住你,讓你的生活一團糟。人的欲望是沒有止境的,絕不能讓它控製了你。

1.價值20美金的時間

生活中除了金錢、事業總還有別的東西,不能把全部的時間都拿去追逐你的欲望,而忽略了你的生活。

一位爸爸下班回家很晚了,很累並有點煩,發現他5歲的兒子靠在門旁等他。“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什麼問題?”

“爸,你1小時可以賺多少錢?”

“這與你無關,你為什麼問這個問題?”父親生氣地說。

“我隻是想知道,請告訴我,你1小時賺多少錢?”小孩哀求。

“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話,我1小時賺20美金。”

“喔,”小孩低下了頭,接著又說,“爸,可以借我10美金嗎?”

父親發怒了:“如果你問這問題隻是要借錢去買毫無意義的玩具的話,給我回到你的房間並上床,好好想想為什麼你會那麼自私。我每天長時間辛苦工作著,沒時間和你玩小孩子的遊戲。”

小孩安靜地回自己房間並關上門。

父親坐下來還在生氣,約一小時後,他平靜下來了,開始想著他可能對孩子太凶了——或許孩子真的很想買什麼東西,再說他平時很少要過錢。

父親走進孩子房間:“你睡了嗎孩子?”

“爸,還沒,我還醒著。”小孩回答。

“我剛剛可能對你太凶了,”父親說,“我將今天的氣都爆發出來了——這是你要的10美金。”

“爸,謝謝你。”小孩歡叫著從枕頭下拿出一些被弄皺的鈔票,慢慢地數著。

“為什麼你已經有錢了還要?”父親生氣地說。

“因為這之前不夠,但現在足夠了。”小孩回答,“爸,我現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買一個小時的時間嗎?明天請早一點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孩子的話是否讓你心裏有過一點觸動?現實的追求,生活的無奈,每個人的腳步匆匆,眼神慌亂,似乎永遠都沒有可以停下來休息的一點時間,就連關心一下家人的時間都少的可憐。

生活是否該這樣繼續下去?

陸紹珩說:在塵世中奔波忙碌,容易生病。病了,才能臥床享受一下欣賞青山的清福。人生一世,要常常吟詩歌唱,這樣才能寫下“陽春白雪”的千篇佳作。

難道你也準備在累病了以後才想起“伏枕看青山”嗎?為什麼不現在就把工作表劃掉一部分,給自己留出那些必須留的時間和空間呢?包括每天定時進餐,充足的睡眠,有時間與家人共處,與友人約會,讀書,還有其他的種種愛好。

你需要給自己要做的一大堆事情排定一個優先順序,隨時自問:什麼才是要緊事?這將非常有助於自己把握正確的生活軌跡。否則,你會發現自己很快又忙亂起來,迷失在一堆雜務之中。知道“什麼才是要緊事”,你就會發現,你現有的某些選擇與你既定的生活目標衝突,你就完全可以把它們從你的工作表中劃去。

美國包登公司的總裁習慣於每天走過20條街去他的辦公室,他不會急匆匆地坐汽車趕時間。聯合化學公司董事長康諾爾偏愛原地慢跑,一直保持著標準體重。日本岩田屋的中牟田榮藏總經理每天早晨五點起床,帶著掃把和畚箕,打掃自家周圍300公尺的道路。他掃了20年的路,他說,這不僅使他身心舒暢,而且和附近的人們建立起了良好的關係。東芝電器公司總經理何正貴在公司從不乘電梯而爬樓梯,以此來鍛煉身體,也利用這點時間想想問題,他說沒必要為節約那麼幾分鍾而去坐電梯。

在海外的華僑商人大都有業餘玩麻將的嗜好,但這不是因為他們好賭,想依靠賭博來賺錢(當然,也不排除有少數賭徒在其中)。他們都有自己的買賣和生意,打麻將純粹是業餘嗜好。對他們而言,打麻將至少有三種作用:一是放鬆身心,“偷得浮生半日閑”,以此擺脫激烈競爭的壓力。二是聯絡家人、員工和生意合夥人的感情。三是在打麻將中領悟生意經:麻將桌上,風雲變幻,機會稍縱即逝。要從全局出發,深思熟慮,準確判斷,把握機會,打出自己的牌。麻將桌可以磨練他們的判斷力和應變力,因此他們樂在其中。他們玩牌卻不喪誌,很有分寸,極少在麻將桌上一擲千金地豪賭。玩得起,放得下,完全是遊戲態度。他們沒有把自己變成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的賺錢機器,他們享受著休息,享受著天倫之樂、友情之樂,也享受著遊戲之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欲望,包登的總裁、聯合化學公司的董事長,日本岩田屋的總經理,他們的欲望不比你小,他們的時間不比你多,但他們不會被生活的物欲所累,所以,他們擁有健康、擁有快樂。

其實,生活完全沒有必要那麼忙碌,雖然鈔票少一點,隻要自己快樂就好,雖然房子小了點,活的舒服就行;雖然吃的差了點,健康即可。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富足,也沒有絕對的滿足,追名逐利永遠沒有盡頭,何必讓自己在利益的趨使下忘記了欣賞身邊的美景。要知道,你要的滿足可能遙遙無期,你追求的可能是海市蜃樓,而身邊的美好卻唾手可得。停下腳步珍惜現有的一切才是你應該做的。

追求可以成為一種快樂,欲望卻永遠都隻是生命沉重的負荷。

常常感到活得很累,是因為所求的太多。人總希望擁有的越多越好,爬得越高越好,不斷地索取,心靈自然無法得到休息。

人要生存,必須有物質作基礎,但物質的索取必須有一個度。物質可以無限製地增加,但是你卻未必都能享受,家有萬貫,別人每餐吃一碗,你未必能吃十碗,別人晚上躺一張床,你也不能躺十張床。

為什麼不換一種活法呢?拋棄欲望的重負,輕鬆愉悅地享受人生那該多好啊。當生命走到盡頭時,回首往昔,如果頭腦中隻剩下金光銀影,卻沒有美好歡愉,生命豈不毫無色彩可言。所以,讓自己活得輕鬆一些吧,“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你的人生便不再“累”了。

2.放棄對金錢的貪念

錢濃縮著人所有的希望!人之所以在不斷創造、在不斷進取,是因為看到了錢和錢負載的力量和利益。有了錢,人就有了傾注愛的對象;若失去錢,人不隻孤單,更否定了自己。

其實,金錢隻是一種工具,是很有用也沒有用的資源。從古至今,金錢成就了很多人但也毀了很多人。關鍵之處在於掌握金錢的人如何對待這個身外之物。

人們熟知的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是一個典型的實例。他出身貧寒,在創業初期,人們都誇他是個好青年。當黃金像貝斯比亞斯火山流出的岩漿似地流進他的金庫時,他變得貪婪、冷酷。同時也傷害到賓夕法尼亞州油田地帶公民的切身利益,農田被毀,生活不得安寧。有的受害者做出他的木像,親手將“他”處以絞首之刑。無數充滿憎惡和詛咒的威脅信湧進他的辦公室。連他的兄弟也十分討厭他,而特意將兒子的遺骨從洛克菲勒家族的墓園遷到其他地方,並說:“在洛克菲勒支配下的土地內,我的兒子也無法安眠。”

在洛克菲勒53歲時,疾病纏身,人變得像個木乃伊,醫生們終於向他宣告了一個可怕的事實:他必須在金錢、煩惱、生命三者中選擇其一。這時,他才開始省悟到是貪婪的魔鬼控製了他的身心。他聽從了醫生的勸告,退休回家,開始學打高爾夫球,上劇院去看喜劇,還常常跟鄰居閑聊。經過一段時間的反省,他開始考慮如何將龐大的財產捐給別人。

起初,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捐給教會,教會不接受,說那是腐朽的金錢。但他不顧這些,繼續熱衷於這一事業。聽說密歇根湖畔一家學校因資不抵債而被迫關閉,他立即捐出數百萬美元而促成如今國際知名的芝加哥大學的誕生。洛克菲勒還創辦了不少福利事業幫助黑人。從那以後,人們漸漸地理解了他,開始用另一種眼光來看他。他造福社會的“天使”行為,不但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還給他帶來用錢買不到的平靜、快樂、健康加高壽,他在53歲時已瀕臨死亡,結果卻以98歲高齡辭世。

洛克菲勒曾讓金錢帶入另一個軌道,幸運的是他及時讓自己恢複了神智,得到了重獲新生的機會。在他死時,隻剩下一張標準石油公司的股票。

生活是需要平衡的,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不能稍有偏廢。如果過分貪婪,把握不住必要的尺度,就很容易受到傷害。有一則寓言也從另一個角度闡釋了同樣的道理:

從前有個特別愛財的國王,一天,他跟神說:“請教給我點金術,讓我伸手所能摸到的都變成金子,我要使我的王宮到處都金碧輝煌。”

神說:“好吧。”

於是第二天,國王剛一起床,他伸手摸到的衣服就變成了金子,他高興得不得了,然後他吃早餐,伸手摸到的牛奶也變成了金子,摸到的麵包也變成了金子,這時他覺得有點不舒服了,因為他吃不成早餐,得餓肚子了。他每天上午都要去王宮裏的大花園散步,當他走進花園時,他看到一朵紅玫瑰開放得非常嬌豔,情不自禁地上前撫摸一下,玫瑰花立刻也變成了金子,他感到有點遺憾。在這一天裏,他隻要一伸手,所觸摸的任何物品都變成金子,後來,他越來越恐懼,嚇得都不敢伸手了,他已經餓了一天了。到了晚上,他最喜歡的小女兒來拜見他,他拚命喊著不讓女兒過來,可是天真活潑的女兒仍然像往常一樣徑直跑到父親身邊伸出雙臂來擁抱他,結果女兒變成了一尊金像。

這時國王大哭起來,他再也不想要這個點金術了,他跑到神那裏,跟神祈求:“神啊,請寬恕我吧,我再也不貪戀金子了,請把我心愛的女兒還給我吧!”

神說:“那好吧,你去河裏把你的手洗幹淨。”

國王馬上到河邊拚命地搓洗雙手,然後趕快跑去擁抱女兒,女兒又變回了天真活潑的模樣。

湯瑪斯·富勒說:“滿足不在於多加燃料,而在於減少火苗,不在於積累財富,而在於減少欲念。”

再多的金錢也買不來快樂,反而會讓你越活越累,何苦如此呢?放棄對金錢的貪念吧,你會因此得到更多的快樂!

3.簡單的生活就是快樂

一些人常常感歎自己活的累,這其實是由於他們奢求的太多,不斷地給自己增加各種負擔,結果讓自己疲憊不堪,如果能試著放下一些東西,他們就發現自己會變得更快樂。

據說上帝在創造蜈蚣時,並沒有為它造腳,但它可以爬得和蛇一樣快。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腳的動物都跑得比自己還快,心裏很不高興,便羨慕地說:“哼!腳愈多,跑得當然愈快。”

於是,它向上帝禱告說:“上帝啊!我希望擁有比其他動物更多的腳。”

上帝答應了蜈蚣的請求。他把好多好多的腳放在蜈蚣麵前,任憑它自由取用。

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這些腳,一隻一隻地往身體上貼去,從頭一直貼到尾,直到再也沒有地方可貼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它心滿意足地看著滿身是腳的自己,心中暗暗竊喜:“現在我可以像箭一樣地飛出去了!”

但是,等它開始要跑步時,才發覺自己完全無法控製這些腳。這些腳劈哩啪啦地各走各的,它非得全神貫注,才能使一大堆腳不致互相絆跌而順利地往前走。

為此,它很痛苦,但一點辦法也沒有,隻能後悔當初不該奢求過多,給自己造成極大的負擔。生活的道理也是相同的,隻有簡單著,才能快樂著。

“隻有簡單著,才能快樂著。”不奢求華屋美廈,不垂涎山珍海味,不追名逐利,不扮貴人相,過一種簡樸素淨的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快樂,外在的財富也許不如人,但內心充實富有才是真正的生活。這才是自然的生活,有勞有逸,有工作著的樂趣,也有與家人共享天倫的溫馨,自由活動的閑暇,還用去忙裏偷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