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關係是辦公室人際關係中最重要、最微妙的一種。同事之間既存在競爭又有合作,有互補也有衝突,同事既可以是你的朋友也可以是你的敵人。辦公室就像一個戰場,如果有很多朋友你就會逢凶化吉,如果周圍都是敵人你就會寸步難行。所以,應當積極與同事建立坦誠平等、互諒互讓的和諧關係,和諧的同事關係會讓你的工作和生活都變得更簡單,更有效率。初次交往加深印象每個人都希望盡快消除和新同事的距離感,拉近彼此的關係。可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一般人在初次上班與同事拉關係時,總是選擇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例如最典型的談話:“今天天氣不錯啊!”“是啊,暖洋洋的,挺舒服。”
這種公式化的對話很安全,但根本不能給新接觸的同事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樣,對方也會覺得你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這樣的交談無疑是浪費時間、浪費精力。
也許有人會認為,第一次與同事見麵時講話太冒昧是不懂得社交禮節,所以有所顧忌,其實大可不必考慮這麼多。例如,你可以很自然地這麼說:“最近我和媽媽相處不太好,可在昨天我們一起看電視,又聊了一下午,誤會完全解開了……”
或者說:“這幾天太熱了,我幹脆剃成光頭,朋友們都認不出我了……”以自己的近況為題材是一種很好的開場白。
選擇說話的內容,要考慮工作場合及時間。隻有有針對性地發話,才能加深彼此的印象。
初次見麵若想給同事留下深刻印象,首先必須先消除彼此間的距離。某單位有一次邀請某位先生上台演講,他用自嘲的語言一開始就消除了與觀眾間的心理距離。他說:“今天我第一次與各位見麵,特意穿了一雙漂亮的新皮鞋,不過我好像買的是假冒偽劣產品,你們看新皮鞋張了嘴,腳也起了泡……”
隻有盡快地消除初次見麵的陌生感,才能給新同事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象。由於我們一半時間都是在工作場合度過,因此說話有時候會流於形式。如何引起新同事注意,就在於如何選擇話題。聰明的你,何不運用創意製造奇跡呢?
與任何人會話,都包括了“聽”與“說”兩部分,所以,這兩方麵都馬虎不得。一般人,往往隻注意自己所說的話,而很少注意去思考對方所說過的話。
一般人講話也還會犯這種毛病:在講話中,腦中隻充滿著“接下去該說什麼”,而往往沒聽見對方所說的話。如果對方所講的話中另有含意,那麼你根本不可能領會。
會說話的人,在同事們講話時,都很注意聽著,然後適時地提出自己的意見。相反,有的人在同事講話時,總是故意隨時將自己的身子挺直,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一旦有機會,馬上插嘴。這種人所講出的話,往往文不對題,引起同事反感。因此,在會話中應該注意去聽同事說話。最理想的會話形式是七分聽、三分說。
注意聽同事的話,並不表示隻聽他所講出的話,還要去注意他的身體、動作,還有眼神、表情所表達的意思,有時連服裝、打扮都應該注意。如果都能這樣全神貫注地去聆聽同事講話,那麼他一定很高興,而且會有一種踏實感,覺得你很可靠。因為,他覺得他所說的話已受到你的重視,說明你是一個知己,這樣也就為你在今後的工作上鋪平了道路。
還有,如果你認真地聽同事所講的話,也可以適時地發現問題、提出疑問。例如:“為什麼會這樣呢?”或:“嗯!我也有同感。”如果你沒有用心聽,那你隻能勉強含糊地回答說:“哦!是這樣啊!”
前者的要領就是將同事所說的話,再一次由你表達出來,簡單地說,就是和對方同調,這說明你聽得很認真,也可以說是借著言詞來承認對方的人格。這樣關懷的做法,會令新同事們覺得你是個溫柔體貼的人,從而對你產生親近的感覺,為你處理好同事間的關係奠定基礎。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你留給新同事的最初印象如何,往往會影響到你們日後的交往。所以,初次交往時,你一定要盡己所能,加深對方對你的印象。
社交中的應酬,是一門人情練達的學問,它可以拉近距離、聯係感情。同事間的應酬有很多:小張結婚、大李生子、趙姐升遷、小童生日……你一定要積極一點,幫人湊份子、請客、送禮,因為應酬是最能聯係感情的辦法,善於交際的人一定會抓住這類機會大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