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競爭也不忘合作(1 / 1)

不少人認為,競爭就是你死我活,競爭就不能有合作。競爭雙方似乎注定是利益截然對立的“冤家”對頭。其實,換一種思路看,情況並不一定是這樣。拿有爭議的名人名事故地等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來說,雙方何不來個“不同而和”、資源共享、聯合開發、共同發展呢?如果雙方聯手,你把遊客送到我這裏,我把遊客送到你那裏,豈不是雙贏?而且,遊客也學會了比較、增長了見識。

搞市場經濟不能沒有競爭。有競爭才能激發動力、增強活力,促使企業不敢稍許懈怠,不斷推進科技進步,改善經營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增加效益。建設和發展也不能沒有合作。有合作才能優勢互補、取長補短、收攏五指、攥緊拳頭、形成合力。

馬克思說得好,協作不僅可提高個人的生產力,並且是“創造一種生產力”,產生1 1大於2的神奇效果。聰明的人不但要積極與夥伴合作,也要勇於與競爭對手合作,並從中獲益。

如今,國外越來越多的大公司通過組建聯盟參與全球競爭。競爭之中有合作、合作之中有競爭,這是對傳統的競爭理念和模式的超越,是適應形勢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國也有一些企業開始提出並實踐這一理念。實踐證明,過去那種僅僅把同行看成是“冤家”,認為有競爭就不能有合作的觀點是片麵的、有害的,它往往造成不必要的摩擦、內耗及浪費。而把競爭與合作結合起來,既競爭又合作,就能突破孤軍奮戰的局限,把自身優勢與其他企業的優勢結合起來,把雙方的長處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既提高自己也提高別人的競爭力,實現雙贏或多贏。

團結就是力量,聯合就有優勢。願人們更明智地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係,在積極競爭的同時,發揚光大團結協作精神,隻有這樣,才能把我們的事業發展壯大,越辦越好。

美國一個成功的人士說過,“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這句話說的沒錯。

每個很要好的朋友,很可能在某些因素下成為敵人,畢竟金錢、名利的誘惑是很大的,我們不能保證人都能對朋友忠誠。更有可能,這隻是外表的朋友。敵人也是一樣的,我們沒有永遠的敵人,就像在考場上,我們都是競爭的對手,誰也不會因為什麼關係而放棄自己的學業。但是,在平常學習中,我們一起學習,互相幫助,這就是朋友是合作,我們沒有選擇的餘地。生活在這個社會裏,生下來就要競爭,隻有強者才能生存。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合作給了我們充分的準備,競爭給了我們表現的機會。我們要合作也要競爭,要成為雙贏的群體,隻有這樣,我們才能進步,才有競爭的資格。

有三隻老鼠結伴去偷油喝,可是油缸非常深,油在缸底,它們隻能聞到油的香味,根本喝不到油。它們很焦急,最後終於想出了一個很棒的辦法,就是一隻咬著另一隻的尾巴,吊下缸底去喝油。它們取得一致的共識:大家輪流喝油,有福同享,誰也不能獨自享用。

第一隻老鼠最先吊著下去喝油,它在缸底想:“油隻有這麼一點點,大家輪流喝多不過癮,今天算我運氣好,不如自己喝個痛快。”夾在中間的第二個老鼠也在想:“下麵的油沒多少,萬一讓第一隻老鼠把油喝光了,我豈不是要喝西北風了嗎?我幹嘛這麼辛苦的吊在中間讓第一隻老鼠獨自享受呢?我看還是把它放了,幹脆自己跳下去喝個痛快!”第三隻老鼠則在上麵想:“油那麼少,等你們兩個吃飽喝足,哪裏還有我的份兒?倒不如自己跳下缸裏喝個飽。”

於是,第二隻老鼠放了第一隻老鼠的尾巴,第三隻老鼠也迅速放開了第二隻老鼠的尾巴,它們爭先恐後的跳到缸底,渾身濕透,一副狼狽不堪的樣子,加上腳滑缸深,它們再也逃不出油缸。

三隻老鼠表麵上是在一起合作了,可是它們彼此各懷心計,這樣的合作寧願沒有的好。隻考慮自己,隻顧及自己的利益的思維方式,隻能是於人於己都不利。想要讓自己成為真正的強者,一定要講究雙贏,追求團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