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研究創新能力
這是指在多種能力發展的基礎上,創造新穎獨特、有社會價值的精神或物質產品的能力。一個畢業生如因循守舊,不敢越雷池一步,那他的工作是沒有生命力的,今後也是很難有所作為的。
7水滴石穿:不要放過任何學習機會
現代社會處在知識經濟的新時代,青年朋友惟有掌握了一定的知識才有可能在當今社會立足。現代青年要正視自己的學習觀念,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視學習為一種樂趣。隻有這樣,才能不斷地充實人生,創造未來的事業輝煌。
常常有機會看見那些天分頗高的青年人,一生隻做些平凡的事。他們的天分雖高,卻沒有受過充分的訓練、培植。他們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進步。他們熙來攘往,所看到的隻是月底的領薪水,以及領到薪水以後的幾天中的快樂時間,結果使他們的一生顯得微不足道。
其實,教育是一種力量。你可以利用每天10分鍾時間讀一些書籍,在自修上下一番功夫。這足以助你在事業上得一分上進。許多得誌者在成功的早期,年薪很低,工作卻很苦,但他們利用其閑暇的時間,自修自習以求上進,比之他們在日間的工作更為努力。在他們看來,薪水並不是大事,而追求知識、要求進步則是真正的大事。
一個人愈能儲蓄則愈易致富。你愈能求知,則你愈有知識。如果你能多儲一分認識,那麼就會多豐富你的一分生命。這種零星的努力、細小的進益,日積月累,可以使你於日後大有收益,可以使你更為充實、更豐滿,可以使你更能應付人生。
比如有一個青年人,他常有機會坐火車、輪船旅行遠方。每次在舟車中,他總是隨身帶些讀物,如袖珍書本、函授學校中的講義,他總是利用那易為一般人所浪費的零星時間來求自己的進步。結果,對於各門學問都有相當的認識,他對於曆史、文學、科學及其他各種重要的學問都了解很多,研究很深。
也有許多人在空閑的時間虛擲光陰,閑暇時間不做或者隻做些有損無益的事。
這些人和上述的那個青年人相比,豈不愧死!
孜孜以求進步的精神,是一個人的“優越”的標記與“勝利”的征兆。
隻要能夠知道,一個青年人怎樣度過他的工休時間,怎樣消磨他的浪漫的秋日黃昏,那麼就可預言出那個青年人的前程怎樣。
有的人或許以為利用閑暇的時間來讀書總得不到多大的成績,其成績總不能與學校教育相等,因而不想在閑暇的時間讀書。這無異於一個人因為自己進款不多,以為即使盡量儲蓄,也不能致巨富,所以一有金錢,盡數揮霍,不去儲蓄!但是你看見有許多人,不就是因為利用了零星的閑暇時間取得了與學校教育相等的學習成績嗎?
教育的實質之高,對於我們人生曆程的重要性,無過於今日。生活競爭日趨劇烈,生活情形日益複雜,所以你必須具有充分的學識,受充分的教育訓練,以作為你的甲胄。
我們大多數人的問題,就在於一心希望頃刻之間成就大事。其實事情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的。我們應該不斷地努力讀書自修,不斷地充實我們的知識寶庫,漸漸地提高我們知識的地平線。
每個人都應將一段一節的閑暇時間,換來種種寶貴的知識。知識不但可以給予我們能力,而且使我們得以上進。難道你能舍得把這種機會不知輕重地拋棄嗎?一般青年人不願多讀書、多思想,不想在報紙、雜誌、書籍之中盡量獲取各種寶貴知識,真是最可憐、最可惜的!他們不明白,他們所拋棄的東西在別人手裏不但可以成為無價之寶,可以使生命擁有無窮的動力。
無論一個人平時怎樣忙碌,但總有很多的光陰是虛度或浪費掉的,而這些虛度的光陰假使能善於利用,則一定能生出大益處來的。
許多主婦從早到晚忙忙碌碌,在她們自己看來,她們是決無讀書閱報的時間了,然而假使她們對家庭事務的處理能徹底的係統化,則一定能得到不少的空閑時間。“秩序”、“係統”
最能節省時間。所以我們做事,必須力求秩序化、係統化,以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節省出一部分時間來,用之於“自我改進”與生命擴大的必需——讀書。
大多數人都肯在自己所喜歡的事上留出相當的時間來。假使你真有求知之饑渴、自修之熱望,你總會擠出時間來的。“苦無誌耳,何患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