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投資自我,改造自我(2)(1 / 3)

一個人的知識儲備愈多,才能便愈豐富,生活就愈充實。有一個年輕人,他出門的時間比在家的時間還要多,有時乘火車,有時坐輪船,但無論到什麼地方,他總是隨身攜帶著一包書籍,以供隨時閱讀。他常帶的書籍比如有古文的縮本啦,或者函授學校的功課啦。一般人浪費的零碎時間,他都能用來自修閱讀。結果,他對於曆史、文學、科學以及其他各國的重要學問,都有相當之見地,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人。

那個年輕人就是因為善於利用零碎時間,而促成了自己一生的成功。但是,大多數人卻在浪費自己寶貴的零碎時間,甚至在那些時間裏去做對身心有害的事情。

自強不息、隨時求進步的精神,是一個人卓越超群的標誌,更是一個人成功的征兆。

從一個青年人怎樣利用他的零碎時間上,怎樣消磨他冬夜黃昏的時間上,就可以預言他的前途。

有的人會這樣想,他所得薪水相當的微薄,即使再積蓄也不會達到很大的數目,也決不會富裕。同樣,他們也以為利用有限的零碎時間去讀書,總不會得到多大的學識和成就。可事實恰恰相反,許多利用空閑的時間去學習的人,也一樣達到了大學教育的程度。

對於一個人的安身立命來說,人類曆史上教育的價值之高,莫過於今天。今天的社會中,競爭非常激烈,生活更顯艱難,所以就更要求人們善加利用時間,來增進自己的知識。

許多人最大的弱點就是想在頃刻之間成就豐功偉績,這當然做不到。其實,任何事情都是漸變的,隻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隻有一步一步地增進知識的做法,才能有助於一個人最後達到成功。

大部分的年輕人雖有淩雲之誌,平時卻無意多讀書、多思考,無意在報紙、雜誌、書本當中盡量汲取各種寶貴的知識,而是把寶貴的時間耗費在無謂的事情上,到頭來,他們的遠大誌向卻免不了化作夢幻中的泡影。

哈佛大學前校長艾略特說:“要養成每日用十分鍾來閱讀有益書籍的習慣,20年後,思想上將大有改進。所謂有益的書籍,是指世人公認的名著,不管是小說、詩歌、曆史、傳記或其他種種。”

大多數人都能夠忙裏偷閑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果一個人渴求知識、渴求進步,那麼他也一定會忙裏偷閑,去閱讀那些有益的書籍。心在哪裏,哪裏就有寶藏;誌向在哪裏,哪裏就有時間。

4舍得對自己的健康投資

一個立誌成功的人,首先必須要有健康的身體。因為,將來的一切成就的取得,卻要靠健康的身體去拚搏,去奮鬥。所以,我們要舍得對自己的健康進行投資。

許多立誌要成功但最後壯誌難酬的人,往往就是因為不能戰勝一個最大的敵人,這個敵人就是他自己。

他們常常不以為然地欺騙自己,他們也從不按時去吃一餐可口的飯,他們好像也從來沒有注意要有好的睡眠或休息。等到他們身體、精神開始衰退,出現了大的損傷,他們才感到驚訝:自己的頭發怎麼就白得這麼快?自己的胃口怎麼不好了?年紀輕輕怎麼就衰老得這麼沒用了?他們卻不懂得:使自己吃這些苦、受這些麻煩的,正是自己貪多求快的欲望以及急功近利的好勝之心。

最讓人歎息的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李賀,他不僅有才,而且也有著宏大的誌向。“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