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時間的管理與增值(2)(3 / 3)

科技也使家務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食品處理機可以省掉用手切剁、攪拌、削刮和磨粉的時間與力氣;壓縮式包裝,可以省掉擠牙膏的時間;曾以“慢慢倒出”為傲的番茄醬,現在也推出“一擠就出”的新包裝。

某些作法可以加速人們的行動。餐廳老板發現,音量大的音樂可以加速顧客的流動,使餐廳收入增加。當餐廳音樂聲超過120分貝時,用餐的客人不但無法交談,也打消繼續在餐桌上逗留的念頭,所以,他們會快速用餐,然後離去;這樣不但嘈雜的餐廳賺錢,急著離去的顧客也多出時間去做其他事。

音樂的種類,以及音量也會影響飲食速度。人類學家研究人類的飲酒習慣,結果發現,“在旋律愈慢的歌曲伴奏下,人們喝酒的速度愈快。”當酒吧播放一些哀怨、寂寞、自艾自憐的音樂,並伴隨有關喝酒、時運不濟和失去愛人的歌詞時,酒客們就會一大杯又一大杯把酒快速倒入口中。

(2)改變活動時間

寫作及印刷使知識跨越了時間與空間的限製。在印刷術發明之前,要閱讀一本書,必須翻山越嶺前往修道院的圖書館,在一間光線不足的小房間裏,在一些氣味並不太好聞的僧侶監視下閱讀。印刷術可說是人類曆史上最重要的發明,它使文字圖像可以隨身攜帶,人類得以在任何時間、地點閱讀書籍。從印刷術發明迄今,取得各種知識和資訊的方法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今天,我們在書店裏買書,或向圖書館借書;但將來,光盤將取代書店和圖書館,所有的文字和資訊都可以利用電子傳送,從古至今所印刷的書籍,都可以集中在一張直徑六英寸的光盤中,並可以配合讀者個人的品味,立即翻譯成任何語言,顯示在一個手提式顯示器的熒光屏上。

電子產品把很多活動移到我們方便的時段,而不必一定要配合別人的時間,人們現在不必為了看晚間新聞或8點檔連續劇,而急著趕回家,因為錄像機可以錄下這些節目,等我們有空時再觀賞。電話答錄機和電子郵件,讓我們可以隨時打電話給親友、預訂機票或接洽商務,不必受限於上班時間。

但這些可以轉移活動時間的發明和產品,並非全無缺點。不管攝影設備、立體音響或是錄像機的品質有多好,就是無法產生親臨現場感。花5分鍾欣賞希臘神殿的幻燈片,與親自在神殿裏待上10分鍾,會是相同的感覺嗎?家裏的高級立體音響,能夠再現搖滾音樂會的現場及所感受到的那種熱烈氣氛嗎?

(3)一心多用

羅吉斯有一次被問到,如果他隻有48個小時可活,將如何利用這些時間?他回答說:“一次隻用一個小時。”很高明的回答,但在目前這個忙碌的時代,人們已經不再滿足於一次隻做一件事。由於時間成本不斷增加,所以,人們想出各種方法,希望能夠在同一時間內,增加兩三倍甚或四倍的活動。

雖然羅吉斯並未在同一時間從事多項活動,但很多人確是如此。

著名的英國藝術家吉爾,也是可以同時一心數用的時間節約專家。他準備改信天主教,但並未因此停下雕塑工作,他一手拿著《教義問答》閱讀,另一手忙著修飾一個男性生殖器的銅雕作品。

現代科技把以往必須個別操作的多項活動,集中在同一時間內進行,使家務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最新型的洗衣機不但洗衣速度快,也洗得更為幹淨;當洗衣機正在洗衣服時,家庭主婦可以利用微波爐烹食物,同時看看電視,並透過閉路電視,注意正在屋裏其他房間玩耍的孩子……。

比較認真的慢跑者可能隻想專心慢跑,而不願受別的事情妨礙。另有一些慢跑者,除了跑步,還可同時欣賞隨身聽的美妙音樂。並由戴在頭上的“飲料供應頭盔”把可口的飲料,經由一條管子送到口中,雙手又可以握著手部運動器。如果還覺得不夠,慢跑者可以戴上一個日本製的電池動力頭帶,它能讓跑者維持比體溫低15度的溫度,增加頭腦的清醒度,讓跑者可以思考事情。

我們已經習慣於一麵做事,一麵聽音樂,根據一項研究報告,聽廣播節目是最常見的背景活動。不管電台或電視台播出的是音樂、新聞或是談話性節目,都構成無害的噪音,使我們可以思索。

“我們有讀書背景音樂、做愛背景音樂、睡覺背景音樂……。有趣的是,由這些音樂的名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當代大師藝術的定位:這等於一開始就承認,不會有人坐下來,認真聽這些音樂,而且也表示,當這些音樂播放時,每個人都忙著做其他事情,沒有人在聽音樂……。”

我們太習慣於以音樂作為背景,因此,當我們真的參加現場音樂會時,反而會自然而然的把現場表演當成背景音樂,忙著去處理更為“緊急”的事情。在現場音樂會上,很多人會不知不覺和隔座的朋友,談起當時他們腦中所想到的任何問題,很少人把音樂會看成單獨的活動。

總之,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對時間的把握和管理已越來越合理,也越來越多樣化了。